描写的角度分析马兰花?
2021-05-13

文本通过讲述麻婶从马兰花处借得的六百元钱这一事件引出的后续故事,生动地刻画了马兰花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作者通过对作品人物性格特点的刻画与描写而概括得出的。本文试从文本中采用的对比手法这一角度对文本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体现进行分析。

一、 人物之间的对比文本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主要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上。通过描写三孬与马兰花的对话以及男人与马兰花之间的对话刻画了马兰花的形象。文本着重描写了马兰花与其男人之间的几次对话,通过男人之口讲述了马兰花一家的生活状况,向读者展示了这一家人并不富裕的生活条件。从而借此传达出这六百块钱于其而言的价值,以此为男人因这六百块钱多次与马兰花发生矛盾做铺垫。文本通过对话方式引出二人的三次矛盾,通过矛盾体现二人的性格差异,进行人物对比描写,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第一次是从医院出来后,男人对于马兰花只字未提借钱之事而恼怒,马兰花责怪男人尽往坏处想;第二次是在得知麻婶未能救过来之后,男人向马兰花发火,马兰花的反应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第三次是男人在家屡次提起六百块钱的事,以致马兰花后来忍不住和男人吵了起来,男人在暴怒之下拂袖而去。文本通过三孬与马兰花的对话,借三孬之口向马兰花传达麻婶出事,进而引出三孬对马兰花的提醒——向麻婶女儿说明麻婶欠自己钱这件事。向读者传递了作为旁观者的“三孬”这一角色于此事件的 pan >“看法”,也暗含了旁观者的普遍看法,从而更好地与文本中马兰花对此“善意的提醒”的反应进行对比。而从文本可以看出并未描写马兰花对借钱之事的任何反应。

二、时空交织之下的对比文本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时空中的两种不同的情况与状态,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地刻画。分别通过描写马兰花在菜摊处对麻婶的回忆对比现在的情况以及男人为六百块钱的事多次与马兰花发生矛盾对比男人收到麻婶女儿寄来的钱后对马兰花的态度转变展现了马兰花的形象。文本对马兰花在得知麻婶出事之后对马兰花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马兰花对昔日的麻婶进行了回忆。通过回忆昔日此二人在菜摊处的状态对比现在只剩马兰花一人而旁边是一块“空地”的状态,向读者展示了马兰花对麻婶独特的感情。进而也对比了麻婶昔日的身体状况(摆摊卖咸菜、主动过来帮忙)与今日在医院抢救的状态。体现了马兰花对麻婶的担忧。文本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了马兰花与其男人因六百块钱一事而产生的矛盾,通过对比描写男人因此对马兰花的恶劣态度与男人后来对马兰花的态度转变进行叙述。而男人之所以会有后来的态度转变是因为麻婶的女儿向马兰花寄来的钱和信。而这一切也都是由于马兰花一家的实际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钱和信解决了他们的大部分问题,这让男人对自己之前对马兰花的非理性行为而羞愧,从而对马兰花的形象进行了展示。

三、平行与交汇相互渗透文本在人物对比方面采用的是一种平行状态进行描写,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反应进行,从而在对比之中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而对于人物在不同时空中所面对的不同情形的叙述是运用相互交织状态进行的。文本对于马兰花的“回忆内容”的描写,对于其男人在两种不同时段中对马兰花的不同态度的描写都是一种相互交织状态。同时,文本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所运用的人物对比描写与时空交织对比又是一种相互渗透,并列前进的状态,使得平行与交汇同步进行。在平行之下刻画人物性格,于交汇之中衬托人物形象。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从而使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文本通过对比引领故事发展,对比即不同,不同即反衬,反衬即体现。从而通过对比体现了马兰花的性格特点,进一步生动地刻画了马兰花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