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央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中航和央航。中国航空公司始建于1920年,当时北洋政府使用从英国购买的一架飞机,在英国飞行员的驾驶下,完成了从北京到天津的首飞。
但是由于管理不善,经营得并不好。

1929年5月1日,中美合作经营的中国航空公司在南京宣告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美方占股六成,中方占股四成。
但是由于美方不尊重中方的主权,使得中国航空公司又进行了多次改组。
1930年8月1日,由国民政府交通部与美商中国飞运公司订约合营,总资本为1000万元,中方股份占55%,美方股份占 45%。
到1945年7月,中方占股八成,美方占股两成。1947年,原东北大学教授,中国空军驻美国代表团团长刘敬宜担任中航总经理。
刘敬宜担任中航总经理后,改变了美国人独揽公司内部一切事务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和外籍飞行员同工同酬,强化飞行员安全措施,还开辟了一系列的国际运输航线。
到1948年,中航的运量已经跃居世界民航的第八位;特别是在香港启德机场兴建的飞机发动机、机身翻修厂,为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飞机维修厂。
央航的前身是1931年2月成立的欧亚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由国民政府交通部与德国汉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办,中方股份占三分之二,德方占三分之一。
1941年7月1日,由于德国承认汪精卫伪政府,重庆国民政府宣布和德国断交,将德国股份全部冻结,欧亚航空公司成为中国的独资公司,公司内除了两名德国商务人员外,其余所有德国籍员工都被驱逐到了苏联境内。
1943年3月1日,欧亚航空改组之后正式成立央航,并继承了原来欧亚航空的资产与航线。

抗战胜利之后,央航只剩下了两条航线,业绩十分萧条。央航总经理陈卓林提出“振兴央航”的口号,决定建立一个真正由中国人自己办的航空公司,陈卓林启用的飞行员也大都是中国人,并凭借自己的人脉向银行借款,购买飞机。
央航总经理陈卓林通过低价收购作为战争物资的飞机和航材实现扩张,迅速扩大为全国第二大航空公司,仅次于中航,还开辟了多条国际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