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故事】鲁仲连 射书 救聊城
鲁仲连又称鲁连,战国后期齐国茌平人,善于出谋划策,是我国继孔孟圣贤之后五贤之首,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战国后期七雄割据、攻占频仍之际。
鲁仲连射书救聊城,功不可没,名扬天下。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卓荦不群的高士,在聊城东门外修筑了一座砖石高台,称“鲁连台”,“高士台”,台下辟有拱门,是进城必经之地。
台的门洞两侧,各有石刻横额,东书“鲁仲连台”,西写“旷古高风”。时至今日射书台历经风吹雨打,已无迹可寻,但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在聊城历代流传,至今不忘。
鲁仲连到达聊城后,亲眼目睹聊城因战事持久,双方损兵折将、生灵涂炭的惨状,毅然亲见田单将军,田单听取他的建议,暂停攻城。
于是,鲁仲连亲自写了一封书信,在城东门外临时修筑的一高台上,将书信系在箭上,射入城中。鲁仲连在信中用透彻的语言、感人的史实向燕冲晓以利害。
他首先以“智者不背时而弃利,勇士不劫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的标准,指出燕冲固守聊城是不忠、不勇、不智的错误行为;
接着又分析了齐军必胜的形势,明示燕冲或退兵回燕、或叛燕降齐的两条路;最后又以管仲、曹沫的历史功业和经验为例,说明人如果拘小节,则不能成大器的道理。
鲁仲连反复劝说燕冲权衡得失,言辞恳切,寓情于理,感人肺腑。燕冲接到书信后,反复阅读,大哭三日仍然不能决断。要是回燕国,自己在燕王面前已经失去了信任,难免被杀;
要是投降齐国,齐军中有不少自己的仇人,难免会受其侮辱。最后燕冲长叹一声说:“与其让别人杀我,不如我自杀了吧!”说完大吼一声,拔剑自刎而死。
燕冲自杀,军中没有了主将,聊城便大乱了。田单率军趁机收复聊城,地方黎民百姓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公元前286年,雄心勃勃的燕昭王,为了争霸天下,命乐毅为统帅,率兵二十万,以闪电战法,进攻齐国,不到半年就攻下齐国七十二座城池。
当时齐国西部边陲重镇聊城,也是其中之一。燕昭王死后,燕军纪律松懈,战斗力减弱。公元前278年燕惠王即位,齐国名将田单为了做好收复失地的准备,曾派人进谗燕惠王,引起燕惠王对乐毅及聊城守城将领燕冲的怀疑。
燕王听信谗言把乐毅罢官回乡。燕冲不敢重回燕国,怕回燕被杀,只得固守聊城。齐将田单趁此机会,用火牛龙虎阵的战术破了燕军,杀死燕上将军骑劫,乘胜追击,数月内即夺回被燕军占领的七十一座城池。
燕冲自幼跟随乐毅冲锋陷阵,骁勇善战,加上当时的聊城是内城外廓结构,四面环水,只有一条大道由南门出入,易守难攻。田单率军围攻聊城一年有余,却未攻下。
两军相持期间,城内因长期困守,粮尽柴绝而“食人炊骨”;城外因屡攻受挫,士气锐减而“杀戮甚重”。黎民百姓灾难深重,苦不堪言。
鲁仲连得知此事,决定亲赴聊城,救聊城兵民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