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络公民如何健康用网才能建成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
2021-11-22

第一,采用创意性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中推广传统文化,要积极适应网民的审美心理、知识结构和接受方式,不能采用传统单向度的传播模式,强行向受众灌输相关文化资讯;

要适应新媒体传播语境,采用双向互动的模式,在交流渗透中逐步向受众介绍传统文化的精髓,把传统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融入到网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就具体传播手段而言,需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的作用,积极运用“网言网语”进行传播,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将抽象的思想文化转化为具象化表达,继而寻求受众的思想共鸣。

第二,整合优质资源,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加强互联网语境中的传统文化传播与教育,不能各自为政,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充分挖掘和整合各方资源,促进传播效果最大化。

我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突飞猛进,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的各种资源不断涌现,为建构传统文化传播的高效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

建议有关方面要积极研究、制定整合优质传播资源的方式方法,将传统文化传播的利好因素转化为形塑健康网络环境的不竭动力。

第三,强化精品策划意识,提升传统文化传播效果。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提高渗透传统文化精髓的文艺产品生产和传播的效率,积极创建与优化传统文化在网络语境中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运用情感、艺术、时尚等多种元素制作“传统文化观”主题文化产品,建立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加强传统文化传播,展示传统文化魅力。

另外,加大投入,鼓励制作一批具有高品质和广泛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影视作品,更好将传统文化带进千家万户,从而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最终,使网络文化渗透传统文化精髓,使网络环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