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的沸点请问导热油的沸点是多少?
2019-07-18

导热油品种很多,据不同品种,沸点是不一样的。

通常导热油在开口杯的闪点是210℃上下20℃范围,即你还没看到沸腾已经燃烧,普通矿物油在闭口系统中的沸点在350℃以下。

104度时导热油中含有的微量水份沸腾汽化,在密闭空间里象是导热油本身沸腾。第一次运行先脱气吧。随着温度升高还会有挥发份出来。

不同的导热油产品都会有其最高的使用温度,用户在使用时不用超过这个温度就可以了,如果超过这个温度导热油的寿命会有很大影响。

导热油的使用温度跟沸点其实关系不大,某些导热油,例如联苯-联苯醚其使用温度一般都是超过沸点,得注意管道的承压能力。

扩展资料:

1、导热油主要性能:

热稳定性是热传导液最重要的使用性能。热稳定性不同,其使用中热裂解和聚合的程度也不同。热裂解产生小分子低沸物,易使系统产生气阻,使泵产生气蚀,同时还造成油品较高的蒸发损耗和环境污染;热聚合则产生大分子高沸物,其逐渐沉积于加热器和管路表面,形成的积炭将影响系统的传热效能及控温精度。

L-Q系列热传导液精选具有优良热稳定性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因此产品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氧化安定性是热传导液另一项重要的使用性能。敞开系统或膨胀槽不采用氮气封闭的系统,油品与空气接触的界面会发生氧化反应。

一般来说,在高于60℃的条件下,油品与空气接触即发生氧化,氧化产物逐渐形成胶质和沉渣,附着于加热器和管路表面而产生积炭。

同时,氧化反应产生的酸性物质还会腐蚀设备,造成泄漏。L-Q系列热传导液精选具有优良抗氧化性的基础油和高温抗氧及抗垢添加剂,可抑制氧化油泥产生的速度和沉积、结垢的倾向,使系统保持良好的传热效果。

低挥发性热传导液采用初馏点表示其挥发性。在开式加热系统使用的热传导液,如初馏点低于使用温度,易使泵产生气蚀,操作系统产生气阻,同时造成蒸发损耗过大。

L-Q系列热传导液较高的初馏点使其具有很低的蒸汽压和挥发损耗,可以保证系统操作的平稳性。

较好的安全性热传导液采用闪点和自燃点表示其安全性。闪点用以表示密闭循环系统中热载体的安全性能,而自燃点则可预示热传导液在高温条件下泄漏时,在空气中的自燃倾向。

L-Q系列热传导液具有较高的闪点和自燃点,可以保证系统操作的安全性。

传热性能L-Q系列热传导液不但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而且具有优良的传热性能。适宜的粘度可提供较高的循环效率;较高的比热和导热系数可有效地传递或吸收热量,提高燃料的经济性和运行效率。

2、导热油的应用:

开式加热系统L-Q系列热传导液在膨胀槽不采用氮气封闭的传热系统中应用时,应保持膨胀槽中油温低于60℃,最高油温不要超过180℃。

闭式加热系统L-Q系列热传导液在采用氮气封闭的传热系统中应用时,因隔绝空气,使该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最高使用温度是指某产品经热稳定性试验测得变质率不大于10%所对应的温度,即加热器出口处测得的主流体最高平均温度。

在实际使用中,加热器出口处测得的主流体平均温度应较其最高使用温度至少低20℃。经评定,L-QB热传导液最高使用温度为300℃,L-QC热传导液最高使用温度为320℃,L-QD热传导液最高使用温度为350℃。

3、购买导热油注意事项:

我国导热油产品执行GB23971-2009“导热油”标准,用户在购买前应注意以下问题:

在选择导热油前,首先应确定适当的加热工艺流程,最好委托专业部门做系统设计。如果系统已经结焦,需要再次选油,则应认真找出结焦的原因,对系统设计、部件设置和操作管理中的问题纠正,同时还要对系统进行认真清洗。

(1)考察产品最高使用温度的真实性经石科院采用热稳定性试验方法确定,即在最高使用温度下进行试验后外观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总变之率不大于10%所对应温度。

通过与新标准作对照,分析产品说明书的真实性。尤其要了解其规定的最高使用温度是如何确定的,有无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

根据国际化标准分类,矿物型导热油的最高温度使用温度不超过320℃,目前多数该油品的最高使用温度为300℃。

(2)考察产品的蒸发性和安全性闪点符合标准指标要求,初馏点不低于其最高使用温度,馏程比较窄,燃点比较高。

(3)考察产品的精制深度外观为浅黄色透明液体,储存稳定性好,光照后不变色或出现沉淀。残炭不大于0.1%,硫含量不大于0.2%。

(4)考察产品的低温流动性根据用户所处地区和设备的环境温度情况,选择适宜的低温性能。QB和QC倾点不高于-9℃,低温运动粘度(0℃或更低温度)相对比较低。

(5)考察产品的传热性能具有较低的粘度、较大的密度、较高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

(6)选择正规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条件可实地考察其生产设备和检测手段的完善情况。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