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通宝背户有几个版别?
2021-04-22

根据铸造区域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永历政权在其直接控制下的广西、广东及周边邻近地区铸造的永历通宝钱。以小平钱为主,也有少量折二型钱。又可分为光背和背文钱两种,版式品种较为复杂。

光背钱中有“珍宝”版别,较为少见。背文钱有星纹及“工”、“户”、“御”、“敕”、“定”、“国”、“督”、“府”、“道”、“部”、“留”、“粤”、“辅”、“明”等文字。

除“定”、“国”、“留”、“粤”、“辅”、“明”多见外,其余字均少见,其中背“府”字钱目前仅见数枚,且钱币学界对其真伪尚存争议。

  第二种类型是李定国、孙可望在云南、贵州地区铸造的永历通宝钱,内外廓均较宽,以背有“五厘”、“壹分”字样的折银钱为主。

永历三年(1649)李定国、孙可望拥永历正位后,开铸背有“五厘”、“壹分”的永历钱。“五厘”、“壹分”是对银作价,故称折银钱。

背“壹分”的折银钱有大小两种。小“壹分”折银钱的“历”字有四种写法,即“双木一日”、“双禾一日”、“双木一目”、“双禾一目”四种版别,其中以“双木一日”、“双禾一日”版别较为少见。

  第三种类型是郑成功政权委托日本长崎铸造、在闽台地区流通使用的永历通宝钱。永历二年(1648),郑成功始奉永历正朔。

为筹措军费,永历五年(1651)郑成功委托日本长崎铸造永历通宝钱,此后还有多次铸造。郑成功铸永历钱版别和品种较为简单,只有折二型钱一种,均素背无文,钱文有篆书、行书、草书之分,文字秀美。

主要流通于东南沿海一带,铸造数量不多,现存世较罕。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