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州是四川安岳县安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距离省会成都166公里.东邻重庆市,南接内江市,北连遂宁市。古为巴蜀分治地,梁设普兹郡,辖普州,北周建德四年置县,因治所建在铁峰山上,故取“安居于山岳之上”之义而得县名。
隋、唐、宋时期,普州已是闻名遐迩的重镇,其文化与眉山的“三苏”齐名,得“东普(州)、西眉(山)”之美誉。唐代名将程咬金,著名苦吟诗人贾岛,北宋大理学家陈抟,宋代大数字家秦九韶,广州起义革命先烈袁绍柏、彭明晶烈士,新诗的开拓者康白情,农业科学家允奎,为安岳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安岳县位于川中腹地,东邻大足,南接内江,西毗乐至,北连遂宁。安岳县,春秋战国时为巴蜀之境;秦时为巴蜀二郡地两汉时为资中、牛崥、垫江、德阳四县之境。
晋代因之。梁时于此置普慈郡。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元)置普州,并置安岳县。四县治地在铁门山,安然于山上,故名安岳。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省普州人资中(治地在今四川贤中县重龙镇)。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资州,改为资阳郡,安岳县属资阳郡。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分资阳郡复置普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普州为安岳郡。乾元元午(公元758年),复为普州。
两宋仍置普州安岳郡。乾德五年(967)省入安岳县为普康镇,太平兴国之前复置普康县,熙宁五年(1072)仍省入安岳县为普康镇。
元代末期,明玉珍在重庆建大夏国,复置安岳县。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于安岳县复置昔州;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潼川府为州,直隶布政司,废普州,安岳县属潼川直隶州。
清顺治初年,因袭明制.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安岳县省入遂宁县;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又省人乐至县。
雍正七年(公元l729年),复置安岳县;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潼川直隶州升为潼川府(治地在今四川三台县潼川镇),安岳县屑潼川府。
民国初,废府州厅,改为道制,安岳县属嘉陵道管辖;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将四川省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和西康行政督察区,安岳县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lO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四川省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四个行署区,安岳县属川北行署区遂宁专区。
1958年,撤销遂宁专区,将安岳县划人川南行署区内江专区。 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从此至今,安岳县属内江地区管辖。
1998年2月,经国务院决定,将资阳、简阳、乐至、安岳等四县市划出,另成立资阳地区。自此,安岳属资阳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