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第二次恋爱的对象是丽达,与他一样,丽达是共产党员,和他有同样的信仰。丽达这个角色是整部小说中最受批评的一个,批评她的人认为她是为着说教而设置的。
对于丽达这个角色,对她的描写大部分假托她自己的日记完成,而她日记中所描写的也正如批评者所说的那样。他和保尔的恋情始终朦朦胧胧,不是很明朗,这与小说的主旨是不相符的,革命的恋爱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恋爱。
丽达是保尔的指导老师,他们相遇的时候,恰值保尔和冬妮娅分手后不久。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火车站,“保尔在离她三步远的地方不动了。
她还没有发现保尔近在眼前。保尔被一种往常很难出现的好奇心驱使着,他非常认真地大量他的女指导员。”⑧且还足足的看了一小时,一见钟情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在保尔的身上,这与小说的主旨不相符。
同时这样安排就见得他和冬妮娅的分手的原因微不足道了,况且保尔刚和冬妮娅分手不久,这于保尔的形象不利。 他们的恋情应该发生在他们接触之后,应该是他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发现彼此喜欢,且双方的信仰态度,追求,性格一致或者相协调,才爱上对方,这样的安排才显得自然,然后同志道合的结合,这样才会深化作品的主旨有利。
小说接着叙写了他们的交往。保尔经常去丽达的宿舍,此刻他们都有了相互爱恋的意思,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这时候产生了误会,保尔去丽达的宿舍,看见一个男人躺在丽达的床上,而且还抱着她。
丽达还来不及解释他就匆匆地离开,在回去的路上他下定决心以后不和丽达有那样的关系。后来丽达也赶快打电话来解释那个人是她的哥哥,但是作者却让保尔想起他的决定。
这种安排不经显得非常突兀,而且是很可笑的,难道革命者是这样的气量狭窄,这样有损于保尔的英雄形象。 虽然保尔这样处理他和丽达之间的爱情,但是他还爱着她,她也还爱着他,但是从全部的叙写来看,他们此时还没有达到深爱的地步。
此后保尔去参加抢修运送木材的铁路,这是全书的高潮部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名字也是从这个地方得来。他们相互怀恋着,他们对彼此的爱才逐渐的加深,托卡列夫这样对丽达说:“他在我这里总是说你,只要一说到你,就赞美得没完!”⑨在修铁路的过程中,丽达仍然关心着保尔,在保尔受到极度寒冷威胁的时候,丽达把别人给她的皮大衣
情人送给了保尔,这些描写是很到位的,也表明作者对这份恋情结束的把握很到位。 保尔由于超负荷的劳动,加上感冒没有来得及治疗,病得很严重,他被火车送走之后就没有人直到他的情况了,而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已经死掉了,而且还把他的团籍注销掉,这些人中当然也包含着丽达。
保尔的死丽达极为伤心,她现在才清清楚楚地直到保尔在她心目中的分量,她随即去了波兰团中央,以前她一直不愿意去,因为保尔的原因。
因此保尔回来后就见不到丽达了。 他们的相会是三年后,“丽达忽然听见了一个名字,她身体抖了一下‘柯察金’。”⑩这个时候保尔对她的情依旧,但是此时的丽达已经与人组成了家庭。
应该说,虽然这段恋情开始得很突兀,但是它的结尾处理得十分恰当。这样处理不仅符合全书的主旨,而且还合情合理。他们的爱产生和发展于革命事业中,最后又因为革命的事业而分离。
这对主题的升华效果是极其明显的——为了革命的事业,他们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