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的碑来历?
2021-05-08

历史上,寒山寺几易其名。相传,寒山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在唐代改名寒山寺,北宋时改名"普明禅院",南宋年间称枫桥寺,元代始复称寒山寺,沿用至今。

关于寒山寺一名的由来,又与民间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分不开。"传说,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和拾得来到这里住持,才改名寒山寺。

"

提起寒山、拾得,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很多。有的说,在唐代一个村里有一对很要好的异姓兄弟,同时喜欢上同村一位美貌的姑娘,哥哥得知弟弟的心事后,就离家当了和尚,没想到弟弟也放弃结婚,找到了哥哥要一起做和尚。

两兄弟相见,悲喜交加,哥哥手捧盛放素斋的竹篾盒,弟弟从荷塘里采来一枝多苞大荷花,两人都敞开胸怀,手舞足蹈起来。因哥哥法名寒山、弟弟法名拾得,寒山手里拿的是"盒",拾得拿的是"荷",便被称作"和合二仙"。

另一说是,寒山是隐居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外寒石山的编外和尚,拾得是国清寺烧饭和尚,经常给寒山送饭,情谊很深。"不过,历史上的确有寒山和拾得其人,其中寒山的300多首诗流传至今。

"

在唐代以前,寒山寺是不知名的小寺,自从有了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才让寒山寺名声大振。

唐代诗人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天宝十二年 (公元753年)中进士。张继诗现存约40首,主要是纪行游览酬赠送别之作,多为五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以《枫桥夜泊》最为著名。

如今,寒山寺老和尚性空和现任住持秋爽都说,寒山寺屡毁屡兴屡建,能延续千年,张继功不可没。

据《重修寒山寺志》记载,千年以来,寒山寺饱经战火和磨难。

在寒山寺内的俞樾《枫桥夜泊》诗碑,除了正面、背面均有题字外,碑身的两侧也分别有数行小字。与南京"总统府"内的俞樾《枫桥夜泊》诗碑截然不同。

(南京那块是仿制的,寒山寺内才是正宗的,据史料记载是抗战时期因防范日军抢夺真碑而仿造的。)在寒山寺古碑旁边还竖有一块俞樾《枫桥夜泊》诗碑,上下有浮雕龙,碑石也比原碑高大许多。

连同寺外新立的"中华第一碑",寒山寺有三块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诗碑。同一人所书的诗碑在一个寺有三块,这在全国寺庙中绝无仅有。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