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青涩、懵懂、迷茫,是青春最原始、最贴切的标签。迷茫只能是阶段性的,迷茫之后,要笃定地走向成熟理性,要决然地做出正确选择,这样才不会是没有意义的迷茫。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那一代青年激荡青春、拒绝迷茫的觉醒与起行,青春有如此的“不迷茫”,是民族的幸事,是青春的幸事。
百年前的青春觉醒,有百年前的时代背景。新时代的青春觉醒,也绝不能坐等和奢望青春先贤的基因拷贝。我们可以允许青年人犯“迷糊”,但更要引导和教育青年人少些迷离,拒绝迷乱,绝不迷失。
我们要把经过百年淬火的“五四”精神与崭新的时代接轨,用人工智能、融媒体等来搭建时代青年与民族先贤思想激荡的桥梁,用政策、学养和胸怀真正把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落在实处,让青年亲耳听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亲身感受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真正感知青春奋斗壮美的过程、体验和结果。
我们想听到更多青年人说:“青春迷茫,我有方向;青春酸涩,我有理想;青春易逝,我一直在奋斗;青春无悔,我曾绽放!”
@ 封林(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青年总是容易迷茫矛盾,而又容易激昂热血。一百年前的青年,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黑暗中为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苦苦挣扎,他们对现实不满,对未来迷茫。
一百年后的青年,虽无救亡图存的重任,亦无饥寒交迫的困苦,但很多青年依旧为学业、就业、情感、未来和理想而踌躇不知所措。
何以驱散迷茫?心中有信仰,前途不迷茫!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南湖红船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前的青年把革命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从此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几代青年人前仆后继,朝着建立新中国的目标挥洒热血,以理想之灯塔照亮前进的道路,把迷茫转化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不竭动力。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一百年后的青年,作为时代的答卷人,要树立起对国家美好未来的坚贞信仰,以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姿态来勾勒、描绘祖国的壮美蓝图。
以责任、担当、信仰自勉,用投身新时代的志向驱走青春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