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浅谈
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一环,民俗文化是其中最为活跃也最具生气的组成部分,与日常百姓的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创造与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劳动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智慧结晶,对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加深民族认同感与促进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有着显著的作用。
1、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类型
中国国土疆域辽阔,地理复杂,加之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如政区、经济、民族、人口等)的影响,在此基础此所创造出的地域文化也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地区之间的民俗文化更是千差万别、与众不同。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域差别上,如北方文化粗犷豪放,江南文化则细腻委婉;同为端午节,北方的粽子味道甜腻为主;
不同于北方的红枣豆沙馅料,南方的馅料则更为丰富,豆沙、鲜肉、火腿、蛋黄……味道以咸为主。除此之外,南方喜欢赛龙舟、插艾叶,北方往往会踏柳吟诗、给小孩子戴五毒肚兜以辟邪……
从历时的角度看,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阶段四时的差异,如端午节人们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人们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人们登高望远、赏菊、插茱萸等。人们所采用不同的庆祝方式正是其不同习俗的表现。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而到了唐宋,赏月则颇为流行,明清以后,一些地区又兴起了烧斗香、点塔灯、放天灯等特殊风俗。
再如,同为过春节,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进步,曾几何时,春节联欢晚会也已然成为人们心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潜移默化中将之视为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或许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习俗也会被替代、或者被淘汰。
2、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特点
在前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多样性、时代性和延续性。此外,由于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文化贯穿于社会历史的诸个层面,其在传统民俗文化上的表现就是强调“人”的重要作用,突出人的主体性,注重“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