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苏轼.所写的晚眺古诗的意思,谢谢?
2019-09-10

神宗熙宁年间苏东坡苏轼作《晚眺》一诗,诗意为:“长亭短景无人画,老人横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但苏轼未写出诗,而只写十二字,有长写,有短写,有横写,有侧写,有反写,有倒写。辽使看后,惶惑莫知所云,声言“自是不复言诗”。

这首诗实际是一首写景诗。写的是一个老人,身披残阳夕照,横握筇竹手杖,放眼远眺,尽情观赏黄昏后美妙多变的山水景物,悠然自得,悦目赏心。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祖国壮丽俊秀的美好河山,而且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情至爱。写得情景交融,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首诗表现方法精巧奇特,令人读后终生难忘。

这是一首神智体诗。它利用字形大小,笔划多少,位置正反,排列疏密等方法进行写作,即“以意写图,使人自悟。”这种写法虽带有文字游戏性质,而且极为诡怪,但设想十分新奇,往往能显示出作者的智慧和才能。

第一句中“亭”字写的很长,“景”字又写的极短,画字写成了图中的怪样子,表示内中无人。这句念成“长亭短景无人画”。

下面第二句“老”字写的特别大,“拖”字横写,“筇”的竹头写的极瘦,这句念作“老大横拖瘦竹筇”。

第三句首字反着写,“云”(繁体)字中间写断了,“暮”中间之日字倾斜了,这句念作:“回首断云斜日暮”。

第四句,江字中的“工”字曲写,“蘸”字倒写,峰字边的“山”字侧写,这句便念作“曲江倒蘸侧山峰” 。

整体合念便成一首《晚眺》: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