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的基本要求有: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字面相对、词性一致、声调(平仄)相对、避免同字,其中古体诗歌不要求声调相对。
分述如下:
㈠字数相等:相对两个句子字的数量相同,如:四字对四字、五字对五字、六字对六字、七字对七字等(见例1)。
㈡结构对称:传统诗歌句子结构是由词组构成,相对仗两个句子的词组结构相同,单字词对单字词、双字词对双字词,就是结构对称。
例1.结构对称
格律诗《七律·题国画(江山胜景图)》雅石/作:
意写青山气象新(⊙仄平平仄仄平),
情抒绿水景观亲(⊙平⊙仄仄平平)。
风为赤地吟诗客(⊙平⊙仄平平仄),
云作蓝天绘画宾(⊙仄平平仄仄平)。第二字仄声粘下
两岸黄莺歌美曲(⊙仄平平平仄仄),第二字仄声粘上
一江翠鲤舞佳音(⊙平⊙仄仄平平)。
悬帆碧艇逐晨浪(⊙平⊙仄平平仄),
旭日丹霞染晓林(⊙仄平平仄仄平)。
上诗八句共分四联,均为对称结构,“情抒对意写、绿水对青山、景观对气象、亲对新………”等。
㈢字意相对:相对仗两个句子中的字词意义要相同或相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词对仗叫正对。前面例1全诗均用正对,如五六句中“一江对两岸、翠鲤对黄莺、舞对歌、佳音对美曲……”等等。
意义相反字词的对仗叫反对。如:有对无、是对非、冷对炎、暖对凉等等。
㈣词性一致:词性一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见例1)。
㈤声调相对:声调相对就是平声字与仄声字相对。
例2.声调相对
格律诗《五绝·风雨杨柳》雅石/作:
细臂柔如绢(仄仄平平仄),
纤腰瘦若丝(平平仄仄平)。
风拂舒百媚(平平平仄仄),
雨沐展千姿(仄仄仄平平)。
上诗前两句为一联,后两句为一联,都是平仄相对。
㈥避免同字:不能用“少对少、草对草、明月对明月、人老对人老”等相同字对仗。唐代以前的古诗有同字对仗,唐代以后少见。
对仗的分类



对仗,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从内容和形式上划分为八种。分述如下:
㈠工对:工对是对仗中最工整、最严格的一种,要求用同一类事物的字词对仗,字词类别范围越小,难度越大就越工整。比如把名词分为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居室类、器物类、衣
饰类、饮食类、文学类、文艺类、植物类、动物类、形体类、人事类、人伦类等若干小类。
例3.工整对仗
①同小类对仗:
毛泽东《七律·冬云》中:“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上下句中“豪杰”对“英雄”、“熊罴”对“虎豹”,是极小类工对。
②非小类对仗:
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中“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上下句中“地动”对“天连”、“三河”对“五岭”,是非小类工对。
③反义词对仗:
李商隐《无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下句中“无”对“有”,是反义词工对。
④重叠词对仗:
格律词《捣练子·初春小雨》雅石/作
情楚楚,
意徨徨,
絮絮绵绵话语长。
缕缕丝丝萦脑海,
思思念念绕心房。
上词第一二句“徨徨对楚楚”,第三四五句为:“缕缕丝丝对絮絮绵绵”、“思思念念对缕缕丝丝”,是重叠词工对,同时这三句全句互为对仗,也是鼎足对(连环对)。
⑤双声词与叠韵词对仗:
杜甫《九日》中“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上下句中“衰谢”(双声)对“萧条”(叠韵),是双声对叠韵工对。
⑥句中自对仗: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上句中“虎踞”对“龙盘”、下句中“天翻”对“地覆”,上下两句“天翻地覆”对“虎踞龙”。
这种对仗罕见而工整。
㈡借对:就是借用某字的字音或字义,与相对的字构成对仗。汉字中有很多字是一字多音、一字多义、一音多字、一义多字。在运用对仗时,有时某个字的字音不能与相对字构成对仗,但借用这个字的字义却可以构成对仗;
有时某个字的字义不能与相对字构成对仗,但借用这个字的字音却可以构成对仗。
例4.借义对仗
①李商隐《无题》中“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上句中“石”字本义为土石“石”,借另义金石“石”字与上句相对“金”字构成对仗。
②杜甫的《涪江泛舟送韦班之京》中“飘零为客久,衰老羡君还。”上句中“君” 字本义为君臣、君子的“君”, 借另义第二人称代词“你(君)”字与上句相对的“客”字构成对仗。
例5.借音对仗
①王安石《江亭晚眺》中“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上句借“清”字读音同“青”,与下句“白”字构成了对仗(青色对白色)。
②李商隐《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上句借“沧” 字读音同“苍”, 与下句“蓝” 字构成了对仗(苍色对蓝色)。
借对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构成工整对仗。
㈢邻对:邻对,就是用相邻两类不同事物的字词构成对仗。如:天文类对时令类、器物类对衣饰类、地理类对居室类等等。
例6.邻对
①李商隐《筹笔驿》中“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上句“笔”对下句“车”,为文具类对器物类。
②李贺《七夕》中“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上句“鹊”对下句“花”,为动物类对植物类。
邻对也可以用任意两类不同事物对仗。
㈣宽对:凡是词性相同字词构成的对仗叫做宽对,只要求名词相对、动词相对、形容词相对、副词相对……。宽对比较自由,在律诗中运用广泛。
例7.宽对
①刘禹锡《始闻秋风》中“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下句“青云”对上句“边草”,是植物类对天文类。
②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下句“环佩”对上句“画图”,是饰物类对文学类。
㈤流水对:相对仗的上下两句意思连贯、一意相承,或者互为因果,不能相互倒置的对仗,就叫流水对。虽然上下两句意思连贯、一意相承,或者互为因果,但不构成对仗,就不能算作流水对。
流水对较难,工整者少见。
例8.流水对
①王安石《四月果》中“行看果下苍苔地,已非人间白头翁。”上句“苍苔地”引联出下句“白头翁”,是因果关系,从语意上不能倒置。
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上下句语意关联顺序为:先从“巴峡穿巫峡”之后又从“襄阳向洛阳”,顺序已然固定不能倒置。
㈥扇面对:隔句对仗就叫扇面对,扇面对最少四句两联才能构成。
例9.扇面对仗
①格律词《沁园春·咏雪》雅石/作:
上片节选:
望高原上下,(A)
皆更旧貌;(B)
大江南北, (C)
尽换新颜。(D)
下片节选:
忆流光岁月,(A)
跃马疆场;(B)
韶华志愿, (C)
舞剑昆峦。(D)
上词C句四字对A句后四、D句四字对B句四字,A句第一个字为一字领。
②白居易《五律·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节选:
缥渺巫山女,
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
留在十三弦。
上诗第三句“殷勤湘水曲”与第一句“缥渺巫山女”对仗,第四句“留在十三弦”与第二句“归来七八年”对仗,为隔句对仗。
㈦错综对:上下句对仗字词的位置前后错位叫错综对。错综对是为了顾及平仄声律、或为了保持词序而使用的对仗方式。
例10.错综对
①刘禹锡《江州留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中“江海相逢少,东南别处长。”下句“别处”对上句“相逢”,按常例应该是“别”与“逢”相对,第三字“别”对上句第四字“逢”错了一个字位。
因为汉语不能把“相逢”倒置为“逢相”,也不能把“别处” 倒置为“处别”,就保持了原词顺序。
②刘禹锡《宿北山禅寺兰若》中“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下句“林下”对上句“上方”,应该是“上、下”相对,但错了一个字位,原因同上。
㈧半句对:上下句前半句对仗、后半句不对仗,或后半句对仗、前半句不对仗,就叫做半句对。
例11.半句对
①李商隐《重有感》中“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下句前四字“更无鹰隼”对上句前四字“岂有蛟龙”,下句和上句后三字不对仗。
②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下句后三字“弃置身”对上句后三字“凄凉地”,下句和上句前四字不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