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民间传说认为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所以称作“花朝节”。是日江南人有许多独特的习俗。
赏红
赏红,按《清嘉录》的记载,是指花朝节当天人们都会虔诚地给庭院中的花枝剪贴上七色彩缯,或扎上红绿绸带,插上小红旗,向百花表示庆贺。
据说花神生日而不去赏红,花树便会气死。
所以这天,人们要给即给花木系上绸带,或挂上红纸条,一时无数枝梢彩带飘动,形成独特的风景,难怪清人张春华《沪城岁事衢歌》感叹:“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采袅东风。
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而清代蔡云的诗:“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咏的即是花朝节的景象。记载的正是人们给花树赏红、贺花神生日的故事。
如今看来,这个“赏”字,恐怕兼有欣赏、赏给花树的意思。
踏青·饮酒·戴花
当日,江南人家喜相邀出城踏青。一边谈笑风生,一边争观桃花。姑娘们禁不住会摘取鲜艳花朵插于发间。诚如清人钱大昕《练川竹枝词》所咏:“花朝二月雨初晴,笑语相将北郭行。
折得缃桃刚一朵,小鬟偷插鬓云轻。”无锡旧俗就有采戴荠菜花的习俗,相传可保一年不头痛。
庙会
江南旧时,各地几乎都有花神庙。花朝节当天,花神庙边多有庙会。旧上海,花朝节当日城内沉香阁特别热闹,因而清人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记述:“花朝十二赛花神,十九观音佛诞辰。
约伴向沉香阁去,桃花扇小杏衫新。”
花神灯
夜幕降临,江南人家喜张“张花神灯”。该灯通常以当地所产可作伞面的半透明油纸“谈笺”糊成,多呈伞形、六角,故也称“凉伞灯”,上镂人物、花卉、珍禽异兽。
据清人王韬《瀛土需杂志》载:“出灯多者,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或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
清·毛祥麟在《墨馀录》中记载的花朝民俗是用谈笺纸扎成的伞灯:“灯作伞形……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因风)飞舞若生。”
沪人张秋浦《岁事衢歌》云:“吴绫输与谈笺纸,妙尽江乡算伞灯。”花神灯,一灯之制,经年始成,谈笺又纸贵于绫,耗资费工,奢华已甚。
观年景
花朝节当日,几乎各地都有观天气识年景的习俗。无锡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气候晴朗,则百物丰收,所以谚语说:“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
又云:“土俗以十二日天气清朗,则百物成熟。”此日天气若晴明,则可催植物生长。清明,是说当日忌雨,晴则百物成熟。
蓄顶发·穿耳洞
除此之外,这天的习俗尚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