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是代表什么意思?
2019-08-02

知秋代表的是知道秋天的来临。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聊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一叶知秋说梧桐,梧桐在古典诗词中非常的常见,但是在当代的园林中,想看到成片的梧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比如遍植于武汉城市街道的,我们称做梧桐的,是外来品种,那是悬铃木,因为上世纪广泛种植于法租界,被称之法国梧桐。

其姿态豪迈雄伟,树荫广茂,是夏天最好的行道树。有法桐的街道,夏天往往气温会低几度,形成巨大的甬道。唯一不足的是春季泛滥花粉和刺状的花絮,成为上呼吸道的感染源。

只是古典诗词里关于无数梧桐的美句,和现实的树木完全搭不上边,说梧桐叶团团,说梧桐引凤凰,是古代的物种贫瘠,还是古人的想象过于丰富?

在诗经大雅中写“凤凰鸣矣,与彼高冈。梧桐生矣,与彼朝阳。”这到底是写实还是理想?那凤凰在高山上鸣叫,那梧桐正对着绚烂的朝阳。

这是2000年前的民间诗歌。

扩展资料

出处一:

走不以手,缚手,走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飞不能远。

物之用者,必待不用者。故使之见者,乃不见者也;使鼓鸣者,乃不鸣者也。

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

——《淮南子》·说山训

译文:

人不用手奔跑,但把双手绑起来,人就跑不快;鸟不用尾巴飞翔,但把尾巴缩起来,鸟就飞不远。

一个物品要发挥作用,总是依赖于看起来没有用处的东西。这说明本身看不见的东西才能让人看见,本身不响的东西才能让鼓发出响声。

吃一片肉,就知道一锅肉的味道;把羽毛和木炭挂起来,就能知道空气的湿度;这就是通过小东西知道大事物的情况。

看见树叶凋零,就知道冬天就要到了;看见罐中水结成冰,就知道寒冷天气到了;这就是通过近情况了解将来的事情。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