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支部职责写入党章?
2021-09-12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党的基层组织一章中增写了党支部的职责,规定:“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这为全党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促进党支部正确履行职责,积极有效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遵循,对于党支部建设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靠支部落实到群众中去,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支部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要靠支部来保持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让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发挥主体作用,使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第二,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的党员来体现。党支部要从基础工作抓起、从基本制度严起,认真履行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加强党员教育。坚持把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核心,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

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的基本知识,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

  二是从严管理党员。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发展党员结构,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要求,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制度,推行支部主题党日。

做好关怀帮扶服务党员工作,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稳妥有序处置不合格党员。落实党员对基层党组织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三是强化党员监督。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党纪为基本准绳,切实加强党员日常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监督党员严格遵守党章和国家法律法规,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对党员身上出现的问题,要抓早抓小,及时咬耳扯袖。

  第三,党支部扎根在群众之中,与群众联系最密切、最直接。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政治引领,自觉做好群众工作,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

  一要组织群众。党支部要全面提升组织力,领导和带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

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把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形成强大正能量。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大党务、政务、厂务公开力度,让广大群众全面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

  二要宣传群众。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群众,引导广大群众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成果,引导广大群众坚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注意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解疑释惑、沟通协调,统一群众认识,理顺思想情绪,为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三要凝聚群众。党支部要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坚持政治引领,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组织凝聚,引导各类组织做好群众工作,带领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把各类组织和群众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重大决策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引领广大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四要服务群众。党支部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以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坚持“好事”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来做,着力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建立严密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使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群众的需要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