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即“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
它与中路梆子(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十八世纪)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陕西称:东路戏,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
蒲剧的特点
【音乐与唱腔】蒲剧的音乐音域宽广,旋律跳跃幅度大,演唱时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起调高,唱腔高昂,朴实奔放,擅长表现慷慨激昂、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
它的音乐属板腔体,唱腔部分以板式变化为主,有花腔和杂腔两种。其板式有:慢板、二性、小送板、折板、流水、间板、滚白、导板、大送板等。
花腔包括:十三湾、二音腔、三倒腔等;杂腔包括:靠山、一串铃、娃娃、钉缸等。
伴奏乐器分文、场武。文场伴奏乐器包括:呼胡(主奏)、笛子、二股弦、二胡、三弦、大唢呐、小唢呐等;武场伴奏乐器包括:鼓板、雌板、梆子、马锣、铙钹、战鼓、碰铃、道锣、木鱼、小锣、铰子、堂鼓、云锣、京锣等。
伴奏曲牌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两种。其中,唢呐曲牌约有一百多支,丝弦曲牌约有七十多支。曲牌广泛应用于蒲剧的表演以及伴唱之中。
锣鼓经约有六七十套、一百多种,可分为“慢”、“中”、“快”、“散”四类,来配合动作、说唱填补,以及渲染气氛等,如三翻鹞、间板头、七锤子、豹子头等。
【舞台与表演】蒲剧艺术除具有各种梆子戏的共同特点外,表演动作幅度大而夸张,能够很好地通过表演、特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并且在道具的运用上很有一套。
表演程式丰富,基础雄厚,生、净的表演宽大有力、粗犷豪放,旦角的表演明快利落、朴实大方。
其中,须生多用“四子”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即:胡子(髯口)、鞭子(马鞭)、梢子(甩发)的翅子(帽翅)。对此,还有一整套的特技运用口诀,胡子的表演有二十字口诀为:推、掠、掳、弹、耍、撂、捻、捋、吹、揉、挡、端、抹、摊、扬、盖、绕、甩、咬和翻;帽翅的表演有四句口诀为:“左闪右不动,右闪左即停;上下交并用,前后旋绕行”;鞭子的表演有二十四句口诀为:上、下、抖、捋、蹁、左、右、斜、跨、翻、坐、掳、回、曵、拉、绊、扑、立、拴、引、卧、扬、攀。
小旦的表演多使用手帕、血彩、扇子和“花梆子”小步功等。扇子可变六七十种样式,表演口诀为:撒、合、弹、扇、抖、颤、抡、翻、抄、回、飞、转、铺、映、手、颠。
【角色与行头】角色行当细分为:老生、小生、须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大花脸(大净)、二花脸(二净)、三花脸(小丑)等。
脸谱色彩和线条都简洁朴素,又有着活泼明朗、富有装饰趣味的特色,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剧中人的形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用色有红、黑、白、绿、紫、金、灰等,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红为忠、黑为直、白为奸、绿为英雄和神鬼等、金多为神仙和妖。
其脸谱类型大体分为:大三花脸、小三花脸和老三花脸三种。脸谱之外的化妆为:正旦和小旦画眼描眉,施粉涂胭脂画口红。
须生仅用干黑画眼描眉,脸与眉心稍擦干红,不施脂粉。后来蒲剧的化妆得到了改进和提高。
道具有小旦用的扇子、手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