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云大附中)始建于1927年,至今已有91年的悠久历史。
二十世纪初,全国各地大兴办学之风,1923年4月在云南省都督唐继尧和云南省首批留美硕士董泽等人的合力推动下,东陆大学成立,为保证大学生源,东陆大学于1927年设立预科(即云大附中前身),之后定名东大附中,1930年停办,最初的三年附中立足于大学校园,倡导学习新知识,追寻真理。
学校迅速在云南崭露头角,1936年成立国立云大附中,校址曾先后在云大校内、昆明小东门等地。抗战爆发后,又迁至路南县城、昆明北郊龙头村。
1948年被国民党政府以学生“闹学潮”为由明令解散。
1938年—1948年,杨春洲校长治学严谨、思想开明,以他的个人魅力,汇集了一大批教育精英。李公朴、闻一多、楚图南、张光年、吴晗、冯素陶等人都曾在云大附中工作,也培养了张天虚、庄育智、戴永年、齐怀远、杨一堂、熊秉衡等优秀学子,在这时锻造了“积极的、奋发的、民族的、自觉的、社会的、现实的”附中精神,在云南教苑中,引人注目的云大附中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为培养新中国建设的急需人才,从1954年至1961年止,相继开办的云南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工农预科、附属中学,先后招收四届学生近1000名(含华侨补习生)。
历时七年的办学,以其独具的、鲜明而绚丽的时代烙印,构成云大附中历史长河中的一道风景线,是附中色彩斑斓的画卷中光彩夺目的一页,毕业生绝大多数成为新中国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这是学校的调整、转型时期,在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云大校长李广田教授的执掌挂帅下,云大附中成为云南省六所著名中学之一。
1982年,为解决云大教工子女上学问题,云大子弟中学开办。尽管条件极其简陋,但经全体师生和几任领导的艰苦奋斗,子弟中学从1985年首届中考夺冠的“开门红”,到1988年取得中考所有指标第一的“满堂红”,办学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子弟中学植根于云大沃土,先后有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加入办学。
1988年7月15日,在三家办学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市有关部门和老校友的关心帮助下,云大附中在成绩斐然的子弟中学的基础上复校,进入了稳步推进、全面提升、跻身名校的办学时期。
复校后的云大附中,开风气之先,引入竞争机制和国有民办机制,塑造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形成了“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学校精神,形成了“刻苦、奋争、活泼、谨严”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一句话、三个二、五个字”的教学特色,以“敬业的精神、奋争的劲头、严明的纪律、高效的工作”为附中人的行为准则,以“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做大事”为学校校训,学校因校风好,管理严,质量高、有特色而成为享誉省内外,被社会称为“热得烫手”的品牌中学。
今天云大附中以全国文明单位、云南省一级一等完全中学、全国典范——人民最满意的学校品牌迎来附中九十华诞。云大附中全体师生同心协力,正朝着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中学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