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弃购比例多少正常?
2021-09-19

受新股破发等因素影响,投资者打新心态悄然生变。

1月19日晚,百合股份发布公告,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结果显示,网上投资者累计弃购13.78万股,占总发行数量的0.86%,弃购部分将由主承销商包销。

从过往情况来看,0.86%的弃购率着实不低。但从年内已经上市的新股情况来看,这并不算高。

截至1月19日发稿,今年来沪深两市中,16只上市的新股的平均弃购率为0.56%,最高者达2.55%,最低者为0.07%。

去年同期,14只新股的平均弃购率仅为0.17%,最高者与最低者分别为0.33%和0.03%。

由此可见,从新股中签弃购率来看,今年平均值、最高值及最低值三项指标均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新股平均弃购率同比增幅高达229%。

遭大规模弃购的新股也在经受着二级市场的考验。以弃购率达2.55%的翱捷科技为例,该新股于1月14日上市,19日股价收于106元/股,较发行价跌超36%。

自上市以来,市场上一直存在关于翱捷科技估值定价过高的声音。

部分新股估值定价过高是导致弃购率大增的直接原因。“近期,科创板、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首发PE大幅上升,同时,弃购率也持续上升,过高的估值对弃购率的影响是显性的。”

严凯文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最近几个月,部分新股估值定价过高。2021年初至2021年9月30日的新股发行PE平均值是28倍,但2021年10月份至2022年1月14日的新股发行PE平均值却上升至70倍。

注册制下询价新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弃购率。“2021年9月份注册制询价新规实施后,新股破发风险随之增加。部分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对新股发行持观望态度。

同时,随着新股数量越来越多,中签机会不断提升,新股的稀缺性降低,投资者对新股的认购热情也会趋于理性。”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高培杰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从中长期来看,弃购率或将继续上升。全面注册制时代新股上市数量会大幅增加,过去稳赚不赔的打新策略将发生变化,“无脑”打新将逐步退出市场。

未来,投资人将更加注重理性投资。

新股股价受发行价格、市盈率、经营业绩等诸多因素影响,遵循正常市场机制,新股破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弃购应被视为市场化的正常现象。

目前来看,打新依然是低风险、高回报的优选,但投资者应注意风险,理性打新。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