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模仿现成语言形式,置换或增减其中的部分构成元素,使现成语言形式以陌生化的面目出现,实现艺术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
“仿”和“拟”为同义语素,其中“拟”除了包含“模仿”的意思以外,兼有“设计”之类的意思,所以,仿拟是一种模仿性的修辞设计。
[例释]按照仿拟的模仿手段,可分两类:
(1)置换模仿。置换被模仿的原型语言单位给定形式的部分构成元素,构成新的修辞形式。
例1:食全食美(美食广告)
例2:该出脚时就出脚。
例1“食全食美”模仿成语“十全十美”,通过“食shí”——“十shí”的谐音置换,完成从源语到目标语的修辞建构。
利用人们对源语的语言记忆,重建修辞化的目标语。因此,“十全十美”虽然没有出现,仍然会引导人们对“食全食美”的语义理解。
例2根据电视剧《水浒传》中《好汉歌》的一句歌词“该出手时就出手”,置换其中一个词,临时仿造,成功地传递了球迷对足球队员果断射门的期待。
(2)增减模仿。增减被模仿的原型语言单位给定形式的部分构成元素,构成新的修辞形式。
例3: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例3根据现成语言形式“钱不是万能的”,增加部分语言成分,临时仿造。仿造之前和仿造之后的语言单位,隐含着不同的价值预设:“钱不是万能的”,价值预设是一个肯定判断——“钱是万能的”;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价值预设是对一个否定性话语的肯定判断——“没有钱是可以的”。因此,“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是从另一个认知方向对“钱不是万能的”进行修辞化重构。
仿拟的被模仿形式叫源语或原型语言单位,仿造的成分叫目标语。在具体语境中,源语和目标语可以同现,称明仿。也可以只出现目标语,隐去源语,称暗仿。
但隐去的源语,仍然作为潜在的意义参照,引导人们对目标语的认知。
例4:你的工作是服务,不是为人民币服务。
例4中“为人民币服务”的源语是“为人民服务”,源语没有出现,但会以潜在的方式引导人们对“为人民币服务”的认知。这通常有一个前提,即隐去的源语是社会知晓度和流通度较高的话语。
被模仿的源语,可以同时通过置换模仿和增减模仿,生成新的话语。
例5: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就是请客吃饭→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
被模仿的源语“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通过形式的局部置换,生成“革命就是请客吃饭”;通过符号增添,生成“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