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点的定义是什么呢?
2019-10-29

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质量控制点,简称为控制点,又称管理点。

它对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中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进行控制,体现了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重点管理的原则,只有抓住了生产线上质量控制的重点对象,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算抓住了质量的要害,然后通过“抓重点带一般”,保证整条生产线的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

因此,正确地确定质量控制点,是搞好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确定质量控制点要遵循下述原则,即凡属下述情况的,均应列为控制点:

①对产品的性能、精度、安全性、寿命和可靠性等有直接影响的质量特性;

②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对下道过程或装配有重大影响的质量特性;

③由于过程质量不稳定,质量信息反馈中发现的存在较多不合格品的质量特性。根据上述原则,凡属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级中的关键质量特性(即 A 级)一般均应设定控制点,而对于重要质量特性(即 B 级),则视需要情况,可将其中的一部分列为控制点。

对于一般质量特性(即 C 级),除非经常出现不合格品,一般不必列为控制点。有些质量特性对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等没有直接影响,但在工艺上对它有特殊要求,例如工艺孔、工艺面的关键部位的半精加工等,对这些质量特性如不严格管理,就会影响后道过程的质量,故也应列为控制点。

设置控制点,一般应根据产品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级资料和质量信息资料,并按照控制点设置原则加以设置。控制点的设置,一般由技术部门负责,也可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由技术部门会同质量管理部门,并在汇总质量检验部门、车间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后,再予确定。

确定控制点的负责部门应在本组织过程质量控制的制度中明确规定。确定控制点后,应编制过程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必要时还可绘制质量控制点流程图。

有的组织还编制工艺流程及质量保证表、零部件质量检验项目汇总表。编制后经有关部门和车间会签,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作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基础文件下达有关部门。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