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拜祖用的?
2021-03-14
客家祭祖习俗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客家人历来重视礼教,把祭祖看作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
客家人的祭祀分私祭和公祭两种。私祭,也叫家祭,指单家祭礼;公祭指合族、合祠或合房拜祭。
客家人对自己的祖宗非常崇敬,“草鞋脚上,灵牌背上”,即使在飘泊无定的生涯中也要背着祖宗的灵牌随时供奉。为了方便家祭,客家人居住的堂上大多设有神龛,龛中用红纸或木牌书写“某某(指郡望名)堂上历代考妣一脉宗亲神位”。
俗称安家神。每月初一、十五要点燃香烛,逢年过节要用三牲烛帛供奉。除一般祭祀外,每年还在清明、过年时有数次隆重祀奉。
中元,即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客家人不仅要在家中举行家祭,傍晚时分,还要到三岔路口烧纸、烧包,祀供祖宗。
农历小年日上午,各家用香烛、三牲、米酒供奉祖宗,并鸣放鞭炮,直到年初七为止。除夕那天,堂上要点燃大红烛,要用全鸡、大块的熟猪肉,一甑插满筷子的熟饭。
公祭的场面较大,也非常隆重。客家各姓氏都设有宗祠,也称家庙。这里是思亲奉祖、祭祀活动的场所。宗祠分上下厅,在上厅举行祭祀活动,正中设有神龛,把历代祖先的灵牌排列在上;
下厅,可搭台演戏。一般每年清明、冬至在此举行祭祀仪式。
祭祖仪式由祠长公或族长公主持,率领众人在祠堂大厅向祖宗灵位行跪拜礼。此外,请人诵敬文,吹唢呐,敲锣打鼓,场面非常庄重。
清明时节的春祭,按祭祀规程完成后,即分头扫墓,并伴有乐队,一路吹吹打打。结束后,举行清明宴,本族人在一起聚餐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