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灯阵”就是这种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产物。概括地讲,“九曲黄河灯阵”是我国古代军阵文化、社火文化、元宵节庆文化和宗教祭祀文化深度融合的综合产物。
高台黄河灯阵,全称为"九宫八卦黄河阵",又叫九曲黄河阵或灯杆会。相传源于明万历年间,原是专供皇帝在正月十五闹花灯时游赏,后传入民间。
灯阵是以《封神演义》中的三霄娘娘为替其兄赵公明报仇而设置的黄河阵为依据,此灯场,才有“正月十五天子与民同乐”之说。
进入灯阵内顺利走完此阵,表明你一年将会一帆风顺,心想事成,有“抬头望明神,干啥啥都成”和“娘娘面前求盏灯,不愁子来不愁孙”的说法。
据村里老人传说,从明朝建文年间,民风日下,每当年节之时,赌博盛行,以致造成一些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为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村里的一些长者和有识之士,搞起了民间花会社火活动,组织成立了三个少林武术盛班,动员村里的每户人家都参加。
举办黄河灯会前,先要布置好“黄河阵”。“黄河阵”也叫九曲黄河阵,相传是由姜子牙所创的“黄河阵”演变而来,在古老的冀南大地上画设地图布起来像迷宫一样的黄河阵,从小到大,由局部到形成规模,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所谓的黄河阵由365根木桩组成,象征着一年365天平安吉祥。用绳索把木桩有规律的绑定,在每个木桩顶部用五色纸糊一个纸筒,里面放一个小灯盏,预示一年365天,天天光明。
阵地中央竖有一根约15米左右的高杆名曰“老杆”。杆上攀龙舞凤,阵地四角分别竖有约10米的木杆,象征着一年四季。每年来转黄河的人络绎不绝,为的是人丁兴旺,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封神三霄,设其异阵,供三百六十正神,取九曲黄河之玄机,明见一阵,暗藏八阵,转者如破阵之将也,须以破阵之法,打其头而断其尾,自左至右攻其四角,从右至左破其四中,直逼祭台,杀其长蛇阵,众阵即破”。
整个布局是按照“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九宫”设计的,东门入,西门出,一进一出,象征两仪,四边有四处呈正方形的方阵,象征四象,中间一宫供奉神位,阵排天地、势摆黄河、装进乾坤、环抱九州,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湾内隐风雷,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此阵阵法极为奇妙,二龙入阵,首尾不能相顾,二龙如盘踞相对的两角,压住阵脚,名曰“盘龙阵”;中阵如狮子进场,分卧祭台左右,名曰“卧虎阵”或“麒麟阵”;
门内设“连环阵”,末尾一阵乃“一字长蛇阵”,合阵八小阵名曰“八阵图”。高跷入阵,高跷上的人物可扮演古戏《黄河阵》中的各员虎将,手持各自法宝在紧锣密鼓中快速入场,犹如大破此阵的架势。
“马子”入场可伴以唢呐声,形成人欢马叫的热闹场面。游人转入灯场,如入仙宫,眼花缭乱,难辨西东,欲进有路,欲退无门,祭台正坐赵公明,背坐观世音,焚香者祈求菩萨保佑、四季平安,追逐玩耍,任随君便,灯灯见面,无一重复,其乐无穷。
“百灯千盏万民同乐,九宫八卦大地回春”。相传,“九宫黄河灯阵”以“九曲”为图,横竖均以十九行排立的方阵布局,样似黄河阵,阵内设三百六十五杆旗,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白、青、黑、赤、黄立幡,并以三百六十五盏明灯设于旗下,中曲设庙楼一座,供奉曾设黄河阵为兄报仇丧命的三宵娘娘(云霄、琼宵、碧宵),庙顶立三面大旗,三盏高灯;
东西仪门,一为进门,一为出门,象征两仪,四方四正的四处城壕,象征四象。共七个字,四角四个,东、西、北各一个,形为八卦成九宫。
仪门对面设置本县城隍、关帝、财神,以及过往诸神。“九宫黄河灯阵”的特点是内不设岔道,游人连袖靠肩,在东、西、中三条长街中放心转游,不怕走错路径,更不怕误入迷魂阵,可一路畅游至出口,表示一年通顺大吉。
自明清以来,高台县较大的堡子都有黄河灯阵。每年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举办灯阵活动, 主要是当地百姓求吉祥求平安,求子求孙,会友会亲,寄托美好祝愿。
灯阵从正月十一日开始着手准备,并且在这一天就要在灯场中心立一根高8米的木柱,称之为“立大桅”, 在“大桅”的顶端高挂“混元金斗”灯,再挂一块6.4米长的黄布,称“杏黄大旗”,在大桅下面设置中央祭台,摆放赵公明(财神爷)画像或塑像,放置香炉香表之类,摆一功德箱,设一中堂,有灯官坐堂,两班衙役(当地群众扮演)跟随,善男信女在此祈求生儿育女,一年四季无病无难,祈求升官发财,五谷丰登。
在祈福时,善男信女跪拜灯官老爷,灯官老爷点燃一张黄纸在跪拜者头顶回绕,同时口念祝颂语,赐福于跪拜者,然后由两班衙役手持水火棍在跪拜者身上轻轻击打,同龄熟人之间故意打得较重,以逗笑取乐,同时口念“一打国泰民安,二打风调雨顺,三打长命百岁,四打大吉大利”等祝福语。
目前,高台黄河灯阵主要在该县黑泉乡镇江村沿袭传承。此外,该县合黎乡五三村也有“卍”字灯阵,布阵方法有所不同,在四角及中央的木柱上分别书写“东方甲乙木星之神位,南方丙丁火星之神位,中央戊己土星之神位,西方庚辛金星之神位,北方壬癸水星之神位”。
在该县黑泉乡定平村(原称大宁堡)堡内西北角原有一“灯架湾”,中立大桅常年不撤,因而得名。
如今的“黄河灯阵”已成为高台人的一件大事,越办越精彩。从正月十四“试灯”(类似于彩排)到正月十八“圆灯”(灯会结束),不论白天、夜晚,当人们随文武盛班每到一处,都会有人燃放烟花、炮竹,特别是正月十七那一天,所有娱乐班都会聚集在一起,把各自的看家本领展示在人们眼前。
每年的正月十七,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男女老少都会纷至沓来,蜂拥步入“黄河阵”前来观看。晚上八九点开始,各文武色号汇聚黄河阵,烟花爆竹随之点燃,“老杆”上彩龙飞舞旋转,文武色号顺序入阵,黄河阵内外,悬灯结彩,好似群星落地,皓月东升,交相辉映,人们鱼贯而入,道路曲折,迂回百转,看得眼花缭乱。
黄河阵内路线大约有三四里地路程,大约三个小时才能转完。转完后开始向村内街道游灯,路线呈8字形,每年的活动延续到深夜三四点,有时还到过黎明。
高台黄河灯阵是高台历史上社会风俗、群众心理的积淀,它反映了高台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在新时代丰富着人民的文化活动。
高台县黑水乡的杨登贵、杨登年、严明长期从事和传承灯会的组织举办,掌握灯会中的传统习俗,同时又对传统的灯会从道具、布阵等方面有所创新。
高台黄河灯阵的传承人主要有该县黑泉乡镇江村三社现年68岁的杨登贵、现年59岁的杨登年及该村六社现年45岁的严明三人。
高台黄河灯阵现已被公布为张掖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现已申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高台黄河灯会越办越大越红火,新时期的黄河灯会赋予了它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