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
贝多芬在维也纳居住时,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夫妇多方照顾,贝多芬从内心十分感谢。可是过了不多久,贝多芬发现他并不把自己当作真正的朋友,而是作为一件家宝看待,觉得人格上遭受了莫大污辱。
一次,公爵庄园里来了客人,客人是当时占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队的军官。公爵想在客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家宝",便叫人去请贝多芬来为他们演奏,被贝多芬拒绝了。
公爵觉得下不了台,便亲自来请,并说了很多话,表白自己往日对贝多芬的恩典。
贝多芬听了,一句话也不说,就冒着大雨走了。一回到家,他把公爵送给他的胸像摔得稀烂,并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公爵,你之为你,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我之为我,是靠自己。
公爵现在有,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 个。"
2、爱迪生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说过: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秘密,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
的确,爱迪生的一生就是把"为人类造福"作为自己的应尽义务,并为之奋斗的一生。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
他差不多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他三十岁时,发明了留声机,三十二岁时,发明了"世界之光"——电灯。
爱迪生每发明一件东西,都要经过艰苦奋斗的过程。就拿发明电灯说吧,他差不多花了两年时间,每天工作二十小时,有时甚至连续二十六小时地工作,累了便在实验室里略躺一会儿。
制造电灯的关键,是要找到一种适合的材料,爱迪生先后试了一千六百多种材料,最后才选定用竹子烧成的炭丝作灯丝。
爱迪生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科学,他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的义务是为人类造福,可谓真正履行到家了。
3、列宁
列宁小时候,就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有一次,他到姑妈家去作客,大家在捉迷藏游戏时,列宁不小心把一个姑妈特别喜欢的大玻璃瓶碰碎了。
姑妈知道后,问孩子们是谁打碎的。孩子们谁也不承认,列宁也不好意思承认,说是猫把瓶子打碎的。姑妈看了列宁-眼,说:"要做一个好孩子,首先要诚实。
"说中,再没追究这事。
回家后,晚上列宁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深深为自己在姑妈家说谎而自责。这时,妈妈来看他,他一边哭一边把打碎玻璃瓶的事实经过告诉妈妈。
妈妈见他诚实可爱,没有责备他,答应写信把这件事告诉姑妈,并安慰他说,姑妈也一定会原谅的。听了妈妈的话,列宁才安心地去睡了。
4、普希金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结婚的时候三十二岁。他的妻子娜塔清泉喷涌,每写好--首诗,就兴致勃勃地跑到娜塔丽亚面前朗诵,征求她的意见,可是娜塔丽亚没有诗歌修养,又不理解丈夫的事业;地压恨儿就不懂这些东西。
她的兴趣只在舞会上,她一门心思都在研究怎样用最入时的服装打扮自己,怎样参与上流社会的交际。普希金为了她债台高筑,特别是,耗费许多宝贵时间陪她跳舞、赴宴、出入上流社会,普希金感到有一种难言的痛苦,他曾忧虑地给朋友写信说:
"对于生活的忧虑,使我无暇感到寂寞。但是我失掉了写作的那种自由独身的生活闲暇。我的妻子总是打扮入时地在社会里混......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竟因妻子几乎停止了一切创作。
由于普希金屡屡写诗鞭打沙皇暴政,沙皇政府便利用娜塔丽亚的弱点,说她和一个军官私通。普希金被激怒了,和那个军官决斗,结果被枪杀。
这位年轻的诗人,曾以他的勇敢和智慧使敌人发抖,但在爱情面前却失去理智,不幸早逝,不亦悲乎。
5、歌德
歌德二十几岁成名,三十岁出头就当了国务大臣,一生过着贵族生活。比他小十岁的席勒,一生坎坷。虽然席勒在二-卜多岁也蜚声文坛,但穷困与疾病一直伴随着他。
尽管如此,歌德与席勒却保持着真诚的友谊。
席勒的友谊和勤奋使歌德从富贵享乐中惊起,又拿起笔来写作,包括《浮土德》在内的许多名作的问世,都与席勒的影响分不开。
歌德满怀深情地向席勒说:"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使我作为诗人复活了--我早巳不再是诗人。"席勒也在朋友的鼓励下,抱病完成了最后一部伟大作品《威廉,退尔》。
这部作品的素材,都是歌德提供的。
他们一起出版过《女神》杂志,合办过文艺刊物《霍伦》,共同出版过诗集《克赛尼恩》。他们常常是一个人沟思,起草,另一个人修改润色,然后发表。
互助的力量,使他们的文艺作品进发出夺自的光辉。
席勒病故后,歌德悲痛万分,他说: "如今我失去了明友,所以我的存在也丧失了一半"。二十七年后,歌德也完成了尘世的历程,安然长睡在席勒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