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武侯祠的宋墓是谁?
2021-05-15

宋末元初,祠庙遭到兵燹,殿宇焚毁。

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阳监郡马哈马拜谒武侯祠时,仅存庙堂四间,且年久失修,几为废墟。遂与少府李君源等倡议重修,命典史李从善主其事。

大德四年(1300 年)春竣工,“一易而新之”。中殿塑诸葛亮像,旁塑关、张从祀。特请解梁太虚观道人张志和住祠主事,割附近土地200氽亩作为祭田,以为岁时香火之用。

至大元年 (1308年),河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何玮行农至南阳郡,倡议扩建武侯祠,并在祠东隙地建造庙学。次年春动工,皇庆元年(1312年)秋落成。

建祠12间,庙、学46间。祠东为庙,庙后为学。祠为武侯祠,庙为孔子庙,学为诸葛书院。“凡堂序门庑、庖湢库庾、肄业之斋、皮书之阁、官守之舍咸备”,割官田40顷,设山长一人掌教。

元延柘二年(1315年),元仁宗钦定南阳卧龙岗古建筑为“武侯祠”,书院为“诸葛书院”。至正十五年(1355年),南阳知府庄某复加修聋,所有建筑整理一新, 塑像匾额,着色重绘,并加筑周垣,制祭器百余件。

又于诸葛书院建东西斋房各三楹,增塑蒋琬及武侯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像,标著十将名额,使武侯祠与诸葛书院浑然一体;明洪熙元年(1425年),诸葛书院已荒芜破败,祠虽幸存,亦日益颓毁。

知府陈正伦乃于农隙伐木命工,冬十月,建成正堂三间。宣德元年(1426 年),又与同知张永、推官司宪、南阳知县李桓圭继修,复两庞,建周垣,祠中重塑诸葛亮像,凡器用皆备,南阳武侯祠又重备大观。

正统年间,知府陈悌再次修葺,中立祠堂,旁翼两庑,环以周垣,祭用之需,无不毕备。岁久又颓。

成化年间,知府段坚又建堂 宇,复书院,择士以教。越二十年,颓毁过半。

弘治八年( 1495年),河南参政顾福分守南阳,檄知府马舆、知县李通重修。

弘治十一年(1498 年)四月至八月,建正堂六间,中塑侯像,左右两庑,依旧修复。正堂后为亭,覆以茅草,曰“草庐”。

庐后又建堂六间,曰“卧龙祠”。祠左建堂庑各四楹,为书院。又收回原祀田四顷,以供祀事。正德元年(1506年),唐王妃苏氏“捐内帑资财”修葺武侯祠,命承奉白震总其事,堂庑梁楹“撤而新之”。

明嘉靖七年(1528年),世宗敕赐门额“忠武”及春秋祭祀庙规。

嘉靖十五年(1536年)二月,知府屠倬再次修葺,“缮故为新,增陋为美,颓朽悉易,加以宏丽”,使武侯祠面貌一新。

嘉靖十八年(1539年)三月八日,世宗特遣驸马都尉邬景和来宛致祭。自此,南阳卧龙岗武侯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