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拜伦(1788—1824),独步古今的天才诗人,在波澜诡谲的浪漫主义文苑诗坛上,他是手握如椽之笔,流金溢彩;在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的政治舞台上,他又是身着戎装,叱咤风云,为民主和自由而战的坚强斗士。拜伦只活了36岁,被评论家称为是19世纪初英国的“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的诗人。 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贵族家庭。他天生跛足。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他的作品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拜伦式故居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诗人当中。以拜伦的世界观表现的最为矛盾。他既是一位屈强无畏的战士,又是一个突出的个人主义者。他揭露虚伪残忍的资产阶级罪恶,却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他同情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却又表现出轻视群众,高居群众之上的错误思想。他热烈的讴歌自由,却又散布愤世嫉俗、悲观失望的情绪。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便是拜伦世界观矛盾的最形象概括。因为这类“拜伦式英雄”也和拜伦本人一样,表现为一方面具有昂扬的热情。 综观拜伦的一生,他前进的步伐是沉重的,他作出的努力是痛苦的,他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高尚的正义人格和平庸的贵族习气——两者在他的心灵深处一直进行着尖锐激烈的斗争。 他有过失望,但从不绝望;他有过悲哀冷漠,但没有悲观丧志;他有过孤独忧郁,但更多的是忧国忧民;他有过失败,但又奋起斗争,屡仆屡起,用笔用剑,献出家产直至献出生命。 拜伦在1816年4月永远离开了英国,一个传记作者说他“被赶出了国土,钱带和心灵都破了产 ,他离去了,永不在回;但他离去后,却在若恩河的激流之旁找到新的灵感,在意大利的天空下写出了使他的名字永垂不朽的作品。” 东方叙述诗 1813—1816年,拜伦写了《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一系列的“拜伦式的英雄”。《东方叙事诗》是一组典型的浪漫诗,包括《异教徒》、《海岛》等篇。这些诗以抒情格调为主,抒发诗人自拜伦式英雄己的感受,诗中描写的环境和情节,都是东方或南欧的,充满异国情调,情节富有传奇性,比较紧张。诗中的主人公都是与社会对立的、孤独的反叛者,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这些人物有非凡的性格,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不向社会妥协,顽强坚定,宁愿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但同时又十分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因而往往前途渺茫,悲愤忧郁,注定悲剧的结局。他们既是社会的叛逆者,又是社会的牺牲者。这些形象反映了当时诗人自身的苦闷失望情绪和渴求斗争的意愿,表达了广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思想感情,又巨大的进步意义。但作者写的这些英雄是个人主义英雄,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幸福,表现出无政府主义和忧郁悲观的情绪,反映了诗人思想的局限 特点:都是悲剧性的孤傲的叛逆者,他们都有非凡的才华和力量,但在腐败的社会中无法施展,他们为自己的无所作为感到痛苦,因自己的才能和感情的虚耗而感到绝望,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在这些主人公身上有诗人本人生活遭遇的明显痕迹 “拜伦式英雄”的美学意蕴:
1、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可归结为个体感性,生命之自由
2、文学之为艺术,既是苦闷的象征,又是自由的象征,拜伦式英雄的超凡人格和自由至上的精神信念与艺术真谛、美的真谛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