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设计运用散点透视手法,取得建筑全而齐,不显杂乱;景物广布,不显分散的效果。
颐和园,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所组成,面积4350亩,水面面积约占四分之三。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全园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全园建筑依据山湖形式巧妙安排,并且以西山群峰为借景,更加使景色变幻无穷,美不胜收。
颐和园成功地运用了"抑景"和"借景"的手法,以园外数十里西山群峰为北京,把玉泉山上的宝塔纳入全园画面之中,从园中西眺,人们会更感到山外有山,景外有景。
1、自然的山水骨架影响布局方式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有山有水这便是颐和园最初的山水地形。
后来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山和昆明湖。
这样的山水骨架就为颐和园的大的整体布局限定了大的框架。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决定了颐和园的布局方式(不知能否这么说?)。
设计师还非常巧妙的将这些山水地形条件加以很好的利用和改造,有取有舍,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典皇家园林所特有的“一池三山”的格局。
2、功能的分区显示布局特点颐和园根据使用功能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区:政治活动区、生活区、风景区。
前两个区集中在东宫门,主要的建筑有仁寿殿、乐寿堂、玉兰堂、宜芸馆等。
而风景区则主要集中在万寿山和昆明湖周围,有佛香阁、长廊、排云殿、十七孔桥、铜牛、知春亭等著名的建筑。众多的建筑和景点构成了颐和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显示出了颐和园布局的整体脉络,主次分明。
这样的布局形式不仅很好的和原有的地形相结合,也成就了这座古典皇家园林的的使用功能。
3、布局中的空间问题颐和园的布局也很好的表现出了空间的概念。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山水地形本身的尺度很大,让人能够感受到强类的空间感;另外颐和园还巧妙的利用“借景”的手法来实现了空间的延伸。
站在知春亭,远看对面最远处,山水一色不可辨认,近处稍稍清晰,然后是雾蒙蒙的一片,然后才渐渐清楚。所谓“水的三远”,在此处就完全体现体现出来了。
同时知春亭作为观赏全园景色的最佳位置之一,既可以看到万寿山一带的华丽、气派的景色,也可以远眺西堤看到对岸杨柳飘飘的自然之美,同时还可以看到远处玉泉塔和玉泉山若隐若现的旷远景色。
这正是由于颐和园在整体布局中做到了“有放有收”的原因,是整体布局中极为成功的体现。
所以,地形本身的因素再加上设计师很好的规划,就自然形成了颐和园的基本格局。
这种格局不仅最大限度的运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资源,还有效的合理的分配了各个空间,使每一个地方都展现了特有的美,而且也表现出了皇家古典园林所特有的气魄和魅力。
我认为这正是颐和园整体布局最为成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