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层次,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它是事物发展阶段性、矛盾的各个方面或人们的思维进程在文章中的具体表现。它体现了文章内在线索展开的步骤。
2、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是句子的集合体。它是文章思想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停顿。
习惯上称“自然段”,具有换行另起的标志。
就语言运用来说,句子是最基本的常用单位;有了句子,为什么还要段落呢?首先,它能逻辑地表现思维进程中的间歇、转折、强调,用它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内在层次和文章构成的顺序。
其次,段落使文章眉目清楚,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并给于他们在阅读中以“停顿”的时机,从而获得思索、回味的余地。第三,一段特殊段落,能引起强调重点、加强印象、传达某种特定感情的作用。
3、段落与层次是有区别的。段落是构成篇章的基本单位,是换行另起的标志;层次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
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一个层次可以就是一个段落或包含几个段落,而一般情况下,一个段落不宜包含两个以上的层次。
总之,段落指的是文章的“意义段”或“逻辑段”、“结构段”;它大于或等于自然段。而层次,是“部分”里的子单位,它可以大于、等于小于自然段。
4、怎样划分段落:分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常见的分段方法有:
1)整体分割法: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
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2)部分归并法:首先给第个自然段编上序号并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然后把说明同一内容的邻近自然段归并成一个大段。
3)提取中心法:先抓住文章中占较多篇幅的主要内容,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一大段,就是提取中心段。
4)标志分段法:有些文章有明显的分段标志,如有标明时间的语句,有标明地点、方位的语句,还有空行标志。
关于过渡段的处理:过渡段承上启下,主要是为了启下,因而分段时一般从下不从上。如《伟大的友谊》中的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就应划归下一段,如果过渡段主要是总结上文的,也可以归上段。
5、划段分层还要牢记四点:一是要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只有熟悉了课文,才能从整体出发去考察各个部分,从而正确地划出课文的段落。
随着理解的深入,还应明确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认识文章结构安排的特点及其在表现思想内容上所起的作用。
二是分段一定要从内容出发,而不能单从形式出发。开头、经过、结尾三大段(其他如绪论、本论、结论等)或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五大段的分段方法,不能体现课文内容的特点,是不足取的。
因为这种方法长用下去,对相当多的文章来说,是一种万金油或标签,只要贴上去保准不错。每篇课文有每篇课文的特点,只有从课文的内容出发,把内容一部分一部分地划分开来,才能起到分段训练的作用,才能收到培养阅读能力的效果。
三是划分段落要与概括段意相结合。分段,主要是由整体到部分的分析;概括段意,是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相比较,后者难些。
但二者不可截然分开。
四是划分段落应立足于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深入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内容,而不在于机械地记忆某篇分成几段。在划分段落过程中,不能只长于分析而不善于归纳。
总之,划段分层、概括段意是理解文章的一种手段,一定要从理解内容的角度去概括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