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下简称2015 版总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巴中城镇化发展质量、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巴中特色新型城镇化。
在全市城镇体系规划中,2015 版总规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全覆盖,构建“一城两区三副五廊”的城镇体系。完善以巴中中心城市为核心,3 个县城为依托,24 个重点镇为骨干的城镇结构体系,促进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一城”指巴中市中心城区,包括巴州城区、恩阳新区和兴文新区,即“一城两翼”。
2“两区”包括南部城镇密集发展区和北部生态保护与扶贫攻坚区。南部城镇密集发展区是产业发展、人口集聚的重点区域;北部生态保护与扶贫攻坚区包括南江县北部24 个乡镇和通江县北部36 个乡镇,据点式发展大河镇、沙溪镇等8 个重点镇,以生态保护为主,限制人口规模。
3“三副”指平昌县城、通江县城和南江县城。
4“五廊”汉中-南江-巴中-南充重点城镇发展走廊,汉中-南江-巴中-重庆重点城镇发展走廊,广元-巴中-平昌-达州重点城镇发展走廊,巴中-通江次级城镇发展走廊,平昌-通江-南江次级城镇发展走廊。
5“重点镇”鼎山镇、水宁寺镇、渔溪镇、柳林镇、茶坝镇、玉山镇、响滩镇、驷马镇、元山镇、白衣镇、邱家镇、诺水河镇、铁溪镇、永安镇、沙溪镇、涪阳镇、广纳镇、铁佛镇、至诚镇、关坝镇、长赤镇、大河镇、下两镇、正直镇

城镇化发展路径 南北区域各不同从区域上看,我市的发展路径上南北区域各有不同。以镇、乡为基本单位,对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划定了巴中市域范围内的南北分区地理界线。
南部规划为城镇密集发展区,北部区域规划为生态保护与扶贫攻坚区。南部城镇密集发展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重点成长型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
做强中心城市,积极发展重点城镇,形成紧凑型网络状城镇空间格局。
北部生态保护与扶贫攻坚区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现代特色农业,积极引导以养老健康服务为主的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择优培育特色城镇,引导城镇据点发展。
县城及其副中心城镇发展有指引
平昌县城空间上向东、向南、向西三个方向,确定“南拓、北控、东保、西优”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为跨越巴河向南发展。
驷马镇为平昌县北大门,空间上沿驷马河发展。
通江县城空间上,近中期城市主要发展石牛咀一带,继续完善城南新区,城市适度向南山地后靠;远期向通江西岸的西部组团发展。
涪阳镇作为农贸型城镇,空间上向北发展,选择省道204、302 两侧的平坦地作为城镇发展用地。
南江县城空间上实施南进、东延、北拓的城市拓展策略,将朝阳新区跨河向东侧的红塔新区一带发展,作为城市中心区;继续拓展南部东榆镇组团规模。
长赤镇为国家级重点城镇,空间上结合长赤快速公路(广巴高速— 长赤— 巴陕高速)的建设,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城镇,保留养生水库、龙池河等自然水体绿带。

24个重点镇分5个方向发展
结合最新市域行政区划调整,强化多点多极支撑,规划建立“市域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 镇(重点镇和一般乡镇)-中心村”四级城镇结构体系。
形成以1 个中心城市为核心、3 个副中心城市为骨干、24个重点镇为节点、160 个乡镇和200 个中心村为基础,布局合理、形态适宜、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现代城镇体系。
重点镇和一般乡镇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现代化。同时因地制宜依靠自身优势,发展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的乡镇企业,并突出专门化特色,把柳林、玉山、鼎山、水宁寺、驷马、元山、铁佛、广纳、下两、长赤、正直、诺水河、关坝、沙溪、永安、至诚、响滩、白衣
、邱家、茶坝、铁溪、大河、涪阳、渔溪等24 个规划重点镇的职能(即重点发展方向)分为综合型、农贸型、工贸型、旅游型、商贸型5类。
据规划专家介绍,24个重点镇是巴中城镇体系发展中重要的节点,对重点镇的发展方向规划是根据它们自身特点来划定的,比如驷马镇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