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本质
其实“物质的本质”和“物质如何产生这两个问题”是可以看成是一个问题。如今关于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就是宇宙大爆炸。而支持它的证据主要有如下三个:
星系红移;
氦元素丰度;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客观地说,关于宇宙,科学家知道得很多,但正是因为科学家知道得比原来多得多,因此,科学家发现自己不知道得更多。确实,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办法打包票说:宇宙的起源就是这样,但是目前的大爆炸模型已经和现实拟合得非常完美。
因此,我们姑且把宇宙大爆炸看成就是事实。
那么,其实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宇宙起源于奇点,奇点有三个特点:
温度无限高;
密度无限大;
曲率无限大;
然后奇点发生大爆炸,宇宙空间急剧膨胀。
这爆炸过程中,其实一开始,宇宙当中主要是以“纯能量”为主,并没有物质。那后来宇宙中的物质到底是咋来的?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那这个问题到底是咋回事呢?
其实,我们要从物质的本质(本源)出发,关于物质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从科学萌芽开始就伴随着整个科学的发展。除了从“形而上”的角度去思考“物质的本质”,学者还找到了一条“寻找构成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的角度去探求“物质的本质”,而科学其实就是沿着这一条路在前进,上个世纪,科学家通过加速器找到了100多种粒子,
后来,到了上世纪50~70年代,杨振宁、温伯格、希格斯、费曼、盖尔曼等众多世界顶级科学家的一起努力下,在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上,科学家得到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他们把基本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
费米子可以理解成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一把神砍刀,然后你把物质一直对半砍,砍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这类基本粒子,再往下砍都砍不动。
这些费米子就包括了:6味夸克以及它们的反粒子,电子和电子中微子以及它们的反粒子,μ子和μ子中微子以及它们的反粒子,τ子和τ子中微子以及它们的反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