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竹泓位于兴化城东南方15公里处,是典型的四边环水、九河汇聚、地势十分低洼的水乡泽国。
古镇上原有一条东西长约200米的九里港支流市河穿镇而过,河上架着文明桥、永宁桥、太平桥、安乐桥、长寿桥、豆神桥、青龙桥、光福桥、虹桥(又名三星桥,明代建造)等砖木桥梁,把河两岸商铺、作坊、住宅紧密联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水乡市井繁华的风俗画图。
镇东一座始建于明中期,毁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如今又得以复建的古刹“光福寺”(初名“福田庵”,乃佛教曹洞宗贾菩萨派的祖庭)成为竹泓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见证。
而永宁沟北侧(即今板桥路街南中段商品楼处)明周顺昌墓遗址,则是古镇另一个为世人瞩目而载入史册的佐证。
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至1627年)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周顺昌(公元1584年一1626年)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明神宗万历年间进士,东林党骨干成员,因阉党魏忠贤专权,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在家乡苏州被捕,激起公愤民变,产生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义士”事件。
后入北京“东厂”监狱,被酷刑折磨致死。由于苏州周氏与兴化竹泓有亲戚关系,故亲属将周顺昌尸骨从北京运到兴化竹泓,安葬于永宁沟北(今板桥路南商品楼处,即原居民冯宏道住宅庭院中),并在竹泓定居下来。
周顺昌在被押往北京时,受到沿途百姓的爱戴。周顺昌认为:“公道自在人心”,遂写了一篇《致长子茂兰书》的书信体散文,表达了自己的坚强意志,被后人收进了《中国历代家训集》中。
崇祯帝登基后,魏忠贤被除,周顺昌之子周茂兰向崇祯帝上血书申诉怨情。崇祯帝对周顺昌平反昭雪,恢复原官,并致葬赐祭。
周茂兰辞去荫封官职,在苏州郊区建了一座周顺昌衣
冠冢,其神道石碑由著名学者、东林党人黄道周撰成碑文(原文手迹为草书,现存南京博物院)。
1943年编纂的《民国续修兴化县志》(李志)中有一段关于竹泓周墓的文字记载:“周顺昌墓,吴人周顺昌,死在东厂狱,相传县东竹泓港永宁街沟北有古墓三冢,名‘周氏坟’,其主穴即周顺昌墓。”
2000年4月,竹泓镇永宁沟北桥拆迁,次年7月建设板桥路时,发掘出周顺昌楠木棺柩。
此外,古镇上成片的明清及民国时期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古街巷同样也是竹泓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见证。
位于繁荣街石头人巷10号大门内是一座前后两进6间一门厅,建于明代中期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祠堂建筑,一块现存于庭院内的长60厘米,宽30厘米,厚12厘米的白矾石“孙氏宗祠”门额,足以说明这座祠堂的来历。
孙氏家族原籍南直隶徽州府(今安徽省徽州市),乃官宦门第,明洪武初年迁居兴化竹泓以经商为主。
另一处位于街南、原籍苏州的孙氏家族建于明末清初的前后两进(北为楼房,南为平房)的前店后作民居建筑,虽历经300多年风雨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加上它周围成片的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构成了一片体量大,质量好整体古街区,为古镇增添了不可替代的光彩。
镇中永宁街5号及前后古民居建筑(即原镇政府驻地办公场所),于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曾一度为韩德勤率江苏省政府迁往兴化,部分机关亦设于竹泓的所在地,其省高等法院即设于此,至今仍保存完好。
自古竹泓人文荟萃。清雍正年间,“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在竹泓火君庙设馆授徒,为“火君庙”题写匾额。同时,题有“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楹联。
其中的上联与郑氏厨房“白菜青盐视子饭”不同,别有风味。目前,竹泓镇竹三、竹四居住着近千名郑板桥家族的后裔。
民国初年,竹泓人刘鸿文创办国民小学(后改为竹泓小学)并献给国家。为此,刘鸿文获得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发的奖章。
抗战时期,江南沦陷。著名国学大师、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馆长柳翼谋(名诒徵)为使大批珍贵古籍不落入日寇之手,写信给时任兴化县县长的学生金宗华,得到支持,随后举家由镇江迁居兴化竹泓,将大批古籍隐藏于兴化观音阁及竹泓等地,此举亦得到兴化名士、教育家石金声、张道中等先生帮助。
抗战胜利后,柳先生将保存下来的古籍运回镇江。后来,柳翼谋在《禺余轩存稿序》中记述道:“竹泓,故郑克柔受徒之地,文采风流,蝉嫣数百年不替,他邑乡镇弗能逮。”
如今,柳先生的孙子——上海著名书法家柳曾符称兴化竹泓是他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