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爱兴电机产业株式会社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业务主要是电气通讯设备制造和销售。不久,爱兴公司就开始了新业务:麦克风,公司与音响产业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9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爱华。
结缘索尼
爱华成立以后,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很快在音响领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1961年,成功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在日本宇都宫、岩手等地都建有工厂。
1969年,由于财务资金问题,爱华遭遇到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危机,“救世主”索尼公司向其出资帮助爱华度过了难关,从此索尼成为爱华最大的股东,拥有50.6%的股份。
Walkman(随身听)诞生
1979年,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索尼正式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Walkman(随身听)。Walkman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同时也将音响设备市场推向高潮。
爱华敏锐的发现了Walkman身上的巨大价值,并利用自己在音响领域的技术优势研制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随身听产品。
巅峰时代
爱华在音响、耳机、话筒等声音领域有着很深的技术积累,并率先将美国BBE(Barcus Berry Electronics)声音处理技术应用到音响设备上。
在“耳机文化”流行的Walkman时代,爱华凭借着拥有无与伦比音质的耳机和收录放等全功能很快在索尼、松下、东芝等高手如云的竞争中崭露头角。
1992年,随着经典的JX3000机型上市,爱华的事业达到顶峰,占据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完全掩盖了Walkman开创者兼“老东家”索尼公司的风头。
爱华也一跃成为全球性品牌。
日本经济危机
二十世纪80年代末,日本出现大规模经济衰退。作为全球化程度高而又产品单一的爱华,受日元贬值的影响尤为严重,光1987年就亏损了超过100亿日元。
后在索尼救助和大幅缩减规模的措施下勉强度过难关。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次对爱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经过两次打击的爱华已经伤筋动骨,很难再展雄风。
成为索尼牺牲品
索尼虽然是爱华的最大股东,但始终保持着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2002年,索尼在最大股东的基础上全资收购爱华,并将其定位为“廉价品”来抢占中低端市场。
爱华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品牌形象就这样为了“主人”的“大业”牺牲了。
迷失自我
对于爱华的衰败,如果说为索尼牺牲是外因,那么迷失自我就是内因了。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这一阶段,爱华的产品变得平庸,很少有眼前一亮的功能出现。
而它做出的最错误决定就是放弃自身音质方面的技术优势,转而将重心放在体积和播放时间方面。迷失自我的爱华开始走下坡路。
Walkman时代结束
2000年以后,以MP3等为代表的数字音乐形式开始崭露头角,数字音乐才是未来方向的代表。2001年,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了iPod,从此Walkman们的主流地位开始被数字音乐播放器取代。
这时候索尼已经收购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将重心转向音乐、影视内容领域。没有跟上互联网、数字化趋势的爱华直接面对被淘汰的命运。
多元化失败
除了随身听产品,爱华也推出过其他电子产品,比如: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家用电器、空气清洁器、电动牙刷等。但都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不了了之。
爱华不再
2005年,爱华停止新产品的研发工作,2008年彻底退出随身听市场。2017年,索尼将爱华品牌卖给十和田音响,从此爱华不再。
爱华,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抓住流行音乐和电子产品结合的机会,到达事业发展的顶峰。而后又过于沉浸在成功中错失了新的时代窗口,又是一个典型的盛极而衰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