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16日,杰夫·贝佐斯成立了亚马逊公司,然而一开始这个公司(Amazon)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Cadabra(卡达布拉),定位也是网络书店。
在别人都在观望时,杰夫·贝佐斯就发现网络的潜力,率先做起了网络书店。网络书店的潜力就在于大型书店提供20万本书时,网络书店能够提供比20万本书更多的选择给读者。
亚马逊的转变
后来,贝佐斯以地球上孕育最多种生物的河流——亚马逊,重新命名这个注定不凡的网上书店平台,从这个全新但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可以看出,贝佐斯的愿景可不是做一个只卖书的网络平台。
到今天,亚马逊开售的类目已经有DVD,图书,软件,家电,厨房项目,工具,草坪和庭院项目,玩具,服装,体育用品,鲜美食品,首饰,手表,健康和个人关心项目,美容品,乐器等等,可谓是应有尽有。
亚马逊前期的发展
最开始时,亚马逊并不让人看好,因为它计划的发展速度很慢,目标盈利期定在4到5年后开始盈利。公司股东对这一决定是满腹怨言,表示亚马逊应该和其他公司一样,快速发展起来,尽早开始盈利。
90年代的美国,网络的普及率快速提高,因此很多公司都跟着这股风疯狂增长,亚马逊在当时发展策略可算是独树一帜了,也可想而知贝佐斯所承受的压力。
这一情况直到2000年的网络泡沫的爆发,在多数公司遭到重大经营危机时,亚马逊依然保持着盈利。
亚马逊在新世纪的发展
当时间来到21世纪,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不少行业的竞争压力增大,国内不少人把目光转向亚马逊,这时候的亚马逊是卖家的黄金时代,门槛几乎为零。
客户的需求量大,需求类型也是多种多样,需求大于供给,亚马逊平台不断给卖家流量,这时候一台电脑,一根网络,一个账号,随便铺货或者纯跟卖,产品上架就是躺着数钱,不少国内卖家在亚马逊上赚到了第一桶金。
而在2014年时,深圳3C卖家数量开始在亚马逊上激增,以前做外贸B端的卖家把目光转向国外的C端买家身上,从而选择进驻亚马逊,以跟卖起家,只要找到能跟卖的产品或者有产品能够大量发货,就是王道。
这时,亚马逊卖家的竞争力在于货源,在于胆量,敢跟卖别人的产品。
到了2016年,亚马逊全球卖家计划启动,也推出的FBA(Fullfilled by Amazon)服务,亚马逊对于FBA产品大力扶持, review的数量和星级也成为决定产品单量的关键因素。
于是很多卖家开始做FBA,同时也催生了刷单上评论服务。当然,这种路不长久,2017年就有外媒曝光了这种业务,大量删评封号事件发生,这一盘冷水下来让很多卖家清醒过来,亚马逊自己也意识到过快扩张带来的问题,于是运营从快转慢,精细化运营开始出现,运营走向合规化和数据化,品牌,专利等越来越得到平台和卖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