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在高速行驶中,会在汽车前部形成一正压区域,在汽车尾部由于气流分离,形成了一真空区域,前后的压差是汽车空气阻力的主要来源。
当尾随车进入前车形成的真空区域内后,减小了尾随车的前后压差,相应的减小了尾随车的空气阻力,这使得尾随车即使不将油门踩到底也可以尾随着前车行驶。
另外当尾随车进入前车的真空区域时,也影响了前车尾部湍流场的形成,这样两辆甚至多辆汽车排成队列行驶其空气阻力相比单辆汽车其空气阻力要降低不少,整个汽车队列的行驶速度也将比单辆汽车有所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拖拽行驶”的效果与前后车的距离有很大关系,当前后车距合适,才能使得“拖拽行驶”的效果最大,整个车队的空气阻力才能达到最小。
否则如果尾车位于前车的乱流区域,不仅不能降低空气阻力,还会影响后车的行驶稳定性。
“尾流超车”就是利用了“拖拽行驶”的效果,尾车紧紧跟随前车,进入前车的真空区,以降低尾车的空气阻力,这样即使尾车油门没有踩到底也可以紧紧跟随前车行驶。
在进入弯道前,尾车迅速向一侧抽出,并将油门踩到底,这样尾车将以比前车更大的加速度完成超车。
扩展资料:
尾流的其他应用
除了在汽车中利用尾流,还有其他利用尾流的例子:
1、鸟类迁徙
鸟类长途迁徙飞行过程中,采取的“V形”飞行队形,就是利用了尾流。
据统计在“V形”队形中,每一只鸟的飞行阻力都可以减小65%,因此它们的飞行距离可延长71%。
2、航天飞机
在航天飞机在返回大气层时,机体与大气摩擦可产生约3000℃的高温,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机体设计,整个机身都将暴露在3000℃高温的炙热下。
因此NASA的工程师们采取了升力体和钝形鼻锥的设计。在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其机身底部产生的流场分布,减小了航天飞机上机身周围的空气密度,整个上机身都包裹在了低密度的气流中,从而减小了上机身与空气的摩擦,增加了航天飞机返回地球时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