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各类互联网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中。
一方面,对于创作者,合适地使用各种梗可以与自己的受众进行亲密的互动,增加用户对自己的印象与好感。同时,使用梗对受众造成的正向激励会促使观众进一步与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也就是弹幕与评论的交流。
而这些交流往往会被算法所青睐,可以进一步促进视频的传播。也就是说,创作者学会用梗,既可以提高用户粘性,也可以提高作品传播度。
另一方面,对于各类观众,梗不仅是表达情感的实用工具,更是一种进行自我实现的工具。所谓自我实现,首先,当观众看到许许多多其他人在与自己刷同一个梗时,会代入一种群体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可以化解孤独。
其次,刷梗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中方式,当看到许许多多陌生人都在认同自己的看法时,那种内心的爽感与自豪感是微妙且快乐的。
梗文化自身的用处与魅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被不恰当的使用,所带来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
这些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某些人“瞎刷梗”与“刷烂梗”上。
瞎刷梗,就是在不适合某个梗的地方去强行刷这个梗的煞风景的行为。比如在严肃的视频上刷各种轻俗梗,在一个主播的直播间刷专属于另一个主播的梗。
(以及在其他up视频里刷自家up的梗,最近很多大up都在倡导自己的粉丝圈地自萌,不要在其他地方刷自家梗,因为这种行为是会败坏up路人缘的)。
做出刷烂梗行为的人大多是缺少责任教育,不懂得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也不会去在乎自己言论的影响。
刷烂梗,就是刷各种低俗,劣质,有负面影响的梗。比如各类软黄色梗,无意义梗,带有侮辱性质的梗。上面提到过,刷梗是会给一个人带来认同感与价值实现感的,具化来说,就是当你看到你的评论被别人大量点赞的喜悦的感觉。
而烂梗,对比于正经的梗,他的优势在于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因为正经梗是建立在一系列事件之上的,了解起来需要花费一定成本,烂梗则往往是建立在人类的本能欲望上的。
因此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如果想解决烂梗问题,除了严厉的问责机制,就只能依赖国民文化素养整体的提升。
另一方面,梗文化在为up带来用户粘性与流量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噬up主。很多时候,过度去关注某些梗会忽略视频本身的内容,可以参考评论区的抢热评现状:视频讲的什么先不管,我先去评论区刷个梗,看能不能抢到热评。
抢到了的话,会对着不断增多的赞数傻笑老半天,忘记视频本身。没抢到热评,就只好憋着一肚子气去看视频。这些都不是up想看到的。
再不济,会造成粉丝群体失控,可以参考某些女up评论区里经常会出现的“妈妈”“妖婆”“我好了”等只存在负面影响且无法被有效控制的评论。
最后,提一些建议。作为观众,我们要为自己的发言树立责任意识。作为内容产出者,要做好必要的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