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绳成了儿时的记忆,棕编艺人逐步减少,棕绳制作作为传承走进了博物馆,回答干棕绳的处理,从采棕、棕丝制作、棕绳编织、干棕绳处理等4个环节入手。
1.采棕也叫割棕毛皮。带上一把带月牙形的刀具,选择8年以上、树高至少1米的棕树,围着棕树皮下转一圈,深度为树皮厚度,再至上而下划一竖刀,这样就能够轻轻松松扒下棕皮。
割棕到了一定年限,就要割棕树皮,棕树皮太多年不割,会影响树的生长,棕皮品质会下降。
2.棕线制作。刚采割下来的棕皮要一张一张打开悬挂在屋檐下通风处晾晒干才行。晒干后的棕皮圈起捆扎收好,在有空的时候将棕皮拿出来逐片打开,并将棕皮一下一下的放在凳子上面与尖锐的铁器抓进行撕扯,撕扯成一缕缕棕丝,扯一下绊一下,主要是弄掉棕灰,撕扯的棕丝蓬松,而且会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棕灰。
撕扯好的棕丝放置一堆,然后棕匠右手需要拿一个转动的专用工具有条不紊的旋转着,左手同时慢慢的配合捻起一小撮棕丝跟着旋转,要确保做出来的棕线粗细均匀。
棕丝多了棕线就太粗没用,细了在编织的时候容易断,做出的棕绳拉力不行。
3.棕绳编织。用特殊工具将两股或四股或八股棕线合拢一起并从正反两头旋转挤压制出一根绷床绳或箩筐绳或船帮绳。
4.干棕绳的处理。棕绳经济实惠、耐腐蚀、不长虫,承受拉力大。干棕绳一般放在水里浸泡,一是去灰,二是弄湿后棕丝乙绞得更紧,三是水泡后拉力更强,不易断。
棕绳弄湿后易干,不像麻绳或棉绳一样沾水后会沤坏。农民使用的农具如挑水桶、背兜、箩筐、犁耙绳索等都是使用棕绳。蓑衣
、鞋底、棕床垫等等都是用棕皮制作,后来的绷子床也用棕绳编织,因为透气性好、经久耐用,对身体无伤害,到现在都有人使用。
现在由棕树皮手工制作的蓑衣、棕绳、棕床、棕刷等很难见到。干棕绳的处理知晓的人更少,只能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中体会我们的传统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