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就是单向的爱。
这个概念的提出不是孔子,是周文王,后来有周公将其制度化,由此,这两人成为儒家思想最早的两个大圣人,孔子更进一步将其理论化,因而孔子成为儒家思想的开创人和万世师表。
那么,“仁”具体是什么意思呢?这要从其出现的时代背景来看。
商是一个非常暴虐的王朝,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考古实据都证实了这一点。否认这一点的自己去殷墟看看去。
简单说,商的想法和理论就是,商的统治是其祖先保护所致,而非天下苍生供奉。天下苍生本来就注定是商的奴隶,不光财物子女,甚至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条件的归商王所有,这一切都是商的祖先成为神以后安排的。
为了让这种制度永远延续,就要不停的向祖先神送上祭品,让祖先神满意高兴,并继续保护他们在凡世的子孙(就是商的统治层)。
而祖先神最喜欢的祭品就是人。
所以,商王动辄侵伐周边臣服的小国,随意掠走下属各国的臣民,然后把他们用各种残酷的方式处死敬献给祖先。整整几百年,周边的邻国所有的人,从君主到老百姓都生活在恐怖的阴影下,因为商的刀斧会没来由的砍下自己的脖子,仅仅因为商的祖先需要祭祀了。
他们也被迫接受了商的说法,商是天命所归,自己和子孙存在的意义就是成为商的祖先神的祭品。
周文王就差点成为商的祭品,他的长子伯邑考就没这个幸运,被煮成了人肉粥。为了避免子孙落入同样的境地,他决心与天为敌,推翻暴政,但壮志未酬而去世。
继位的次子周武王也长期处在这种死亡威胁之下,以至于夜夜做噩梦,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为了排解他的恐惧,就总在周武王从噩梦中惊醒过来之时赶到床头为其解梦,纾解他的恐惧,鼓励他振作精神,负重前行。
可以想象,周国上下承受了多大的压力,首先他们是逆天而行,对于处在蒙昧状态的古人来说,和天做对是不可想象的可怕——虽然这是商灌输的观点,但是几百年下来,人人都信以为真了。
其次,他们是背负着整体族灭的风险,一旦失败,全族上下都会成为商的祖先名下的牺牲。
后来,周终于灭了商,在讨论周的统治方式的会议上,绝大多数人都要延续商的做法,用商的高压恐怖政策去统治属国,但是周公不同意,他要用“仁政”代替“暴政”。
所谓“仁政”,就是君主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属下,包括属国的老百姓,而不能动辄砍脑袋,他的理论就是上天并非视万物为刍狗,而是有好生之德。
也许是切身体会,也许是认为更有利于统治,周王最后采取了“仁政”的观点而废弃了商的“暴政”。
所以,仁就是君主要爱他们的臣民,仁爱、仁慈都是从上而下的,从下而上的不能叫“仁”,比如臣对君是“忠”,少对长是“孝”,顺序不能搞错。
民间最重仁义二字,这是对大哥级人物的要求,你要对同级大佬和兄弟讲“义”,对自己的小弟和跟班讲“仁”,如果你就是最底层的小弟,你就连讲仁义的资格都没有,当然,这不妨碍一些不够资格的人天天把仁义挂嘴上。
民国时期,国军将领中正剑都要刻“不成功便成仁”。意思也很简单,执行任务没完成,就是不成功,如果你还有力量你就要去争取,你承认不成功就说明你没有力量了,换句话说你的手下都完蛋了,那么作为领导,你要对得起他们,要表现“仁”嘛,你的部下都在阴间,你要表现你的“仁”自然也要去阴间,所以,成仁就是对部下负责,自杀的代名词。
五四时期批评封建道德就是批评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因为这些是有高低贵贱等级之分,中国数千年历史就是缺乏平等,因此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为中国反抗不平等的象征,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只是一场非常小的地方性起义,就因为他喊出了“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而传颂千古。
但是,不能说“仁”有局限性且虚伪就彻底否认其历史意义,从文明发展来看,实行“仁政”是人类第一次对统治阶层提出了约束的口号,第一次主动限制君主的权力,这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在人类思想上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三千年历史变革最大不过商周革命,还是有其道理的。
暴政好办,看不顺眼的下属砍掉就是,仁政不好办,属下不听你的你还不能无理由杀他,怎么维持统治呢?周公提出了“礼”的概念,其实就是等级、次序,规定每个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待遇,在吃穿住行上制定很繁琐的规定,一个人从生下来就遵守这些规定,那么他怎么会谋反呢......一个人的等级只能乘牛车,让他乘玉舆(天子车驾)他都不敢坐,他怎么会纂位呢?
这个就是后来我们批评的奴性,儒家思想为了自身的统治,要不停地用“礼制”去洗脑,让人有奴性不能反抗,所以儒家思想长期来看,会扼杀人的创新思想,因循守旧,越来越复古。
但是,仁政施行以后,底层百姓的生存概率大大提高,有了生存权才有发展可能,中国数千年的进步和领先与儒家思想是有关的。
比如人殉,商以前是常态,周以后是逐步减少,即使有,也是被批评的对象,这些,都是“仁”的进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