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德育原则?
2021-12-25

一、疏导原则

主要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例如:“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体现了疏导性原则。

老师在面对青春期孩子早恋问题上,不能采用堵打压的方法,而在于疏,通过语言说服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运用了疏导性原则。

二、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严慈相济原则)

主要指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单选题考察人物观点对应)马卡连柯除了此原则外,还提出平行教育原则。主要指通过个体影响集体,通过集体影响个人。

三、知行统一原则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例如:《论语》中“力行而近乎仁”体现了知行统一原则。

朱熹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体现了知行统一原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了知行统一原则。

四、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例如:“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

作为教育者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看待问题,既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又要看到缺点,用优点弥补缺点,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

五、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例如:消防演习中邀请家长,学生和消防员一起参与,体现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既发挥教育三合力作用)

现在教育中出现了“5+2=0”现象,这违背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意思是在学校中接受5天教育,在家中接受2天教育之后回到原点,说明教育方向不一致)

六、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