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张触感
书本可以实实在在地让人感受到翻页带来的美妙。如果深挖我自己的感觉,我认为是enjoy,享受。
每次我在准备翻页的时候,拇指和大拇指总会摩挲着那薄薄的纸页,若无限放大我准备翻页到真正翻页过去离开纸页的那几秒,我每一帧的时间都在感受它的厚度、温度和纯度。
更何况一本厚厚的书,你将来回翻多少页呢?
每本书都有不同的触感,如果你用心去感受,用手去抚摸,新书、旧书、小说、杂志……纯质纸的平实、铜版纸的光滑;有老书的纸页带有厚实的颗粒感,有新书平滑似少女的肌肤……
每本书都那么不同,不知道你感受到了吗?
二、书本奇异的香
我想不止我一人喜欢在拿到一本书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翻开来闭上眼睛细细地闻。
杂志铜版纸和新印油墨脆生生的清香;厚书木头味暖暖的香;还有旧书那纤维被化学分解的奇异的令人陶醉的香……
就像图书馆和书店里面那种暖的腻人的味道。
妙也。让人上瘾。
细细地去闻每一本书的味道,都有不同。
三、书本所承载的个人历史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
这句话可能跟我说的没什么关系,但就是突然想到了。
一本书是历史感的。我的意思是,存在手机的聊天记录可能不见,云笔记可能也会消失,但是一本书,它是“真实”存在的,只要你不抛弃它,它可以一辈子都陪在你身边。
当我们把一本书读厚。我们在某句直抵内心的句子边写上自己的感悟,在著书者述说故事的同时写上自己的故事。
一本跟着自己一辈子的好书,随着我们自己本身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它也在不断地变化,稚嫩时读过的语句旁添上了新的体会,墨蓝的钢笔字边上又加上了黑色的水笔字……更何况自己的字迹也是随年龄不断变化呢。
老时坐在摇椅上轻晃,带上老花镜,看着这本书,年少情愫所想所观皆纳入眼中,真是一辈子都不腻。原来那个时候我这么地消极,原来那个时候我正青涩地练习着楷体字。
真好啊。
它何尝不是自己的一个老友,陪了一辈子。旧书新读。
一本承载着自己历史的书,不会轻易消失。一直在。
四、“图书漂流”的乐趣
我觉得这一点跟第三点是类似的。
第三点是自己的想法不断更迭的变化,而这一点则是窥探到别人的想法。
我前些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是英国托尼·赖斯所著的《发现之旅》,一本用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留存的生物标本图画和故事来讲述近代世界的那些或消失或还存留的生物的物种。
我在看到一幅有关月桂树的素描图时,旁边有一行铅笔字:“西足球场那棵是不是这属的?”
我突然就笑了。
我想,借这本书的同学多是生物科学学院的,我一个文科生,纯属是受《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的影响,想认认这个世界纷繁有趣的生物。
我真想在那行铅笔字旁写上“不知道呢我也想知道”这几个字。
下次我经过西足球场的时候,也许就留心看看是否有那么几棵月桂树亭亭玉立。
不管是图书馆的书,还是买的二手书,还是“图书漂流”的活动,书本是在流动的。我们能从流动的书本上看到书本的上一个主人的心理痕迹。
可能是ta的随笔,也可能是ta无意的标记,甚至是ta不小心滴落的墨水,都足以引起我丰富的想象。
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也曾经摸着同样的纸张,上面还有ta轻浅不一摩挲过的痕迹,感觉就像ta温暖地握着我的手,像一个主人对我说:“看,我曾经因为这句话落过泪。”
五、书本来源的想象
几米的蓝石头自从碎成两半后来到城市踏上了哀伤的旅程,它被打磨成大象、鸟、鱼,它成为墓碑、成为叠起监狱的一块石头、成为定情信物……
而又是哪片森林里的哪一棵大树被看中、倒下、运走,最终进入印刷厂,进入书店,被某天在书店闲逛的我欢喜,买下,才来到我的手里呢?
这本二手书又是经过些什么样的人的手,他们在什么时候阅读过这本书呢?餐厅、书店、无聊的家庭聚会上、旅行的火车上还是你在骏马上奔驰时背的小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