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菽和廖世承的教育心理学区别?
2021-06-10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24廖世承《教育心理学》。,但药流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范西方,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属于成熟完善阶段。

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明确认为,任何一种品德结构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道德行为。潘师复职首先发动心理学界开展“评论冯特心理学”工作,共撰写论著约七十篇(一百五十万字)。

否定了曾在国际上流毒一时、一种把冯特贬为“资产阶级心理学路线”代表的谬论。以充足资料与论据,对冯持创建心理科学的贡献及对我国的影响,作出新评价。

“评冯”课题曾获中科院三等成果奖。并将其中得奖的主要论文之一《威廉·冯持与中国心理学》,提交“第二十二届同际心理学大会(1980年7月,莱比锡)”。

这冲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心理学在国际上的半封闭状态,是新中国心理学迈向国际舞台的第一步、在这次国际大会中,不但恢复了新中国作为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会员国的应有席位,而且中国代表还当选为执委。

“评冯”还推动了国内心理学史的协作研究。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