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家族?
2021-07-28

张居正祖上是朱元璋的同乡旧部,家族世代从军。张居正的曾祖父张诚脱离军籍后,毕竟还是功臣的后代,有头有脸的门户。光宗耀祖,振兴门楣,这中国传统的使命,理应刻在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

而对于当时的大多数民众来说,刻苦读书,然后参加科举考试,做官,是实现这种伟大抱负的不二法门。

所以,分家到江陵之后,张诚便开始走耕读世家的正统道路。换句话说,玩命地读书、考试,指望着博取功名。

张居正的祖上几代,都相当有趣和有个性。比如他的曾祖父张诚,作为世袭军官的次子,祖宗靠砍人砍出来一分家当。分家以后,又混了个书香门第,要子弟靠读书去换取功名。

这么一个军人和读书人结合的家风下,张诚自己还信佛教,简直有点脚踩三只船的味道了。

张诚的家境并不是很富裕,但每当他稍微有些宽裕,就拿出来救济四邻的贫民,或者施舍给游方化缘的和尚。这样,张诚在江陵一带,渐渐得到了民间的赞誉。

做好事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你得真的把自家的钱粮拿出去给人家。而且不是救济一次两次,好名声传在外,附近的遇上困难都会来找你伸手,你是大善人嘛!这么着,原本就不算富裕的张家,经济当然要受到影响。

不过张诚还是义无反顾。反正千金散尽还复来,能帮一把帮一把就是了。

除了做善事,张诚还喜欢参与社会活动。他本人并没有滔滔不绝的口才,相反是个结巴,乡人称他为“张謇子”。这位謇子口齿不畅,却爱到处劝导年轻人,或者替人排解纠纷。

他言辞质朴,讲出的道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张诚曾经说过:我愿意做一张草垫子,让人睡在我上面,即使把我弄脏了,压扁了,也毫无怨言。

张诚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好人。他没有出众的才能,盖世的功勋,但有良知和热情。他自己吃亏,给他人帮助,也让人世间多了一些温情,让更多困境和冷漠中的人,学会感恩与施与。

日后,张居正第一流的才略,固然是他自身天分与历练的结果。但张居正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热血与抱负,恐怕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曾祖父张诚的遗传与教导。

善良的张诚一共生下了三个儿子。老大张钺,老二张镇,老三张釴。

老大张钺比较会做生意。在他的经营下,张家日渐殷实,张诚周济穷人,张家子弟苦读攻书,也有了更多的资本。

老三张釴一门心思读书,还考上了秀才,成为靠国家养着的职业学生。可惜,张居正这位三叔爷虽然学习刻苦,天分却着实有限。

进入县学之后,他表现平平,终老一生,考不上举人,只能在县学里混口饭吃。这样的成就,对于想振兴门楣的张家,也最多只能算合格罢了。

小贴士:县学

明朝时候读书人,分童生、生员(秀才)、举人、进士四等。其中生员可以在公立学校读书,领取一份口粮。公立学校中,设在府里的叫府学,州里的叫州学,县里的叫县学。

(湖北孝感的县学)

而老二张镇,就是张居正的祖父。张家三兄弟,大哥善于理财,三弟刻苦读书(虽然读得很一般),好歹算正经门路。这位张老二呢,却是既不肯握笔,也不肯拿算盘。

相反,他成天放浪形骸,在江陵一带结交三六九等江湖朋友。按照中国传统观点看来,这叫不务正业,甚至可以称为“败家子”。

奇怪的是,张诚对这个不成器的老二,却最是喜欢。

究其原因,不是“父母偏爱劣子”,而是张镇也有他的优点。首先张老二为人豪迈,颇有任侠之气。他与朋友打交道,轻钱财,讲信义,遇到不平的事,也常两肋插刀出来抱打不平。

耿直热血的汉子总是让人尊敬的,张镇在江陵一带也赢得了不少赞誉;他敢于扶危济困乃至舍己为人,这一点也很对张诚的胃口。

须知在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朝,对多数人来说,要舍弃自己的权益去帮助他人,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其次,张镇性情直爽,口无遮拦,认定正确的事,不会顾忌他人议论和利害得失,而能义无反顾去做。在有点佛教思想的张诚看来,这叫做“赤子之心”,也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最“不成器”的老二,反成为爹爹的掌上明珠。

不过好人家的子弟,总得有个正当职业吧。张诚就出来活动。靠他的面子,老二张镇最后被招进了江陵的辽王府,当了一名“带刀侍卫”。

作为开国武将张关保的后人,又为人豪放,这个职位也挺适合他了。

搬迁到江陵的张诚,有一个会挣钱的儿子,一个读书的儿子,还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儿子,也称得上是“修身齐家”了。唯一美中不足,就是读书的老三能耐差点,费尽吃奶的力气,也才是个秀才。

要实现登堂拜相,光耀门楣的重任,恐怕得等到下一代了。

所以,等到张镇的儿子张文明诞生时,老头子张诚猴急地说:“我这一辈子啊,做了很多善事,积了很多功德,善有善报,老天爷也该给我一个好子孙吧。

说不定,就是眼前这个孩子了!”

听了张诚这话,只怕大儿子和三儿子都要闷闷一气:老爹,你平时偏爱老二,好吃的好穿的给他,我们也就忍了。凭啥连你老人家积的阴德,都一定要分到他儿子头上来兑现啊。

一碗水如此端不平,情何以堪!

这么着,张氏到江陵后的第三代张文明,就在祖父殷切的期望,和伯伯叔叔嫉妒的眼光中成长。一开始,他没有辜负这期望和嫉妒,从小才思敏捷,写文章一气呵成,完成后无须修改;

吟诗的时候,也是出口成章,文采不凡。到二十岁,张文明就已经成为府学的秀才,超越了叔叔张釴。眼看,张诚的希望,就要在这个孙子头上实现了。

然而张文明的好运也就到此为止。在这以后二十多年,他每隔三年去参加一次乡试,一连考了七次,每次都落榜!直到他自己的儿子张居正都考中进士,进了翰林,张文明还是一个秀才!他不仅感叹道:我从小读书,读了四十年。

自以为才能不比别人差,可是多次考试连连失败,一直困顿至今,这是命呀!

张文明怨天怨命,有点当局者迷。他的儿子张居正却能看出其中原因。张居正后来指出,老爹虽然文才很牛,但性情却和张镇一样,放荡不羁,豪爽直率。

张文明平时喜欢喝酒,又喜欢和三教九流的朋友往来,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各色人等都谈得来。过于随和,不拘小节的作风,交朋友时挺受欢迎,但拿到严肃板正的官场上,恐怕很难被上级所欣赏。

张文明写文章也是随性而至,不喜欢循规蹈矩,受条条框框的约束。这样的文风,到考八股文的科举场上,当然不能入考官的法眼了。

某种意义上说,张居正也继承了从曾祖父张诚、祖父张镇到父亲张文明一脉相承的这种豪放而直率的灵魂。只不过,他本人具有更出色的才华,得以经历更多的起伏,从而历练出更多的耐性。

也由于接受了祖父辈及前任的教训,他能在官场抑制自己的性情,更隐忍地去追求自己的目的。而当大功看似告成,局势尽在掌控时,他从家族继承的性情,又会逐渐浮现。

张居正最终的结局,不能说与此无关。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