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总喜欢用“断肠”来形容一种惆怅的感觉?
2019-10-02

每每诵读唐诗宋词元曲,都会感慨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同样是写悲情,却总能写出不一样的感觉来。“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是白居易写唐明皇和杨贵妃天人永隔的凄楚之感,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是马致远感叹自己孤身一人漂泊的羁旅愁思,一句是爱情之痛,一句写漂泊之苦,但都是一样的直击人心。

可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古人写悲痛之情总是要用到“断肠”或者“肠断”呢?这背后到底有何典故。

“断肠”一词最早出自晋代干宝的《搜神记》,这是一部古代志怪小说,记录了很多神怪奇异的故事,对后世的小说影响非常大,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便是受了《搜神记》的影响。

《搜神记》卷二十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临川的东兴,相传有一座山上有很多的猿猴,这群猿猴非常有灵性,这天有一个人上山,忙活了半天后才捕抓到了一只小猿猴,看到天色晚了便打算回去。

没想到小猿的母亲一直跟随着那人,跟着他回到家里,想救回自己的孩子。那人发现母猿之后,便将小猿绑在树上挂起来,展示给母猿看。

母猿不愿意看自己的孩子受苦,当着那个人的面露出哀求的样子,无奈不能说话,母猿只好用拳头一直击打自己的脸颊,希望那人能明白。

但那个人不但不放小猿,还将小猿活活打死,母猿看到眼前的情景,痛不欲生,悲鸣不断,竟然一头撞死了。母猿死后,那人将母猿开膛破肚,发现母亲的肠子断成了一截一截,如果不是万分悲痛决不会如此。

因为这个故事,便衍生出了“断肠”和“肠断”这两个词语,借母猿的丧子之痛来表达人的悲痛之情。

在古代的诗文中,猿鸣也代表悲哀、凄楚的意思,尤其是秋天的猿鸣,显得尤为凄厉,成了诗歌中的经典意象。猿这种动物,因为“断肠”的故事以及其叫声的凄厉而被古人赋予了悲情的形象。

在诗歌中,时常可以看到猿猴的意象,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就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山路之险和猿声之悲,几声猿鸣便足以让旅人潸然泪下了,这是古人的敏锐的感情,而现代人已经很少能体会到这种感情了。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