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小时制原理?
2021-07-27

最简单的是,一天24小时是太阳日的周期24小时。习惯以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为标准,而一昼夜合起来就是24小时;

24小时制的规则是把每日由午夜至午夜共分为24个小时,从数字0至23(24是每日完结的午夜),这个时间记录系统是现今全世界最常用的。

24时制在电脑领域中较易按时间顺序排列。十二时制的时间需要转换成24时制才能照正确顺序排列。

当使用二十四小时制,提及下午1:00(13:00)至下午/晚上11:59(23:59)时,大部分人都需略作思考,将之换算为十二小时制,才明白所指的时间,稍为不便,甚至可能换算错误而出现误会,例如误以为18:00为下午8:00(正确为下午6:00)。

二十四小时制比起十二小时制有很多优点:

1,不会混淆上午的时间和下午的时间(在十二小时制中7点钟既可以指上午也可以指下午)。在日程表或类似的文件中,一眼就可以看清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

这对于需要全天24小时运作的机构尤其重要,例如航空公司、铁路的时刻表和军队。

2,能够精确描述某一天的时间。例如:“2月3日午夜12:00”就很难确定是“2月3日00:00”还是“2月4日00:00”(即“2月3日24:00”)。

3,24时制在电脑领域中较易按时间顺序排列。十二时制的时间需要转换成24时制才能照正确顺序排列。在英文中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因为英文将区别上/下午的AM/PM写在最后,这会造成上/下午的时间在照字符排列时更进一步的被混在一起。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