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萝卜又回来了阅读启发?
2021-11-26

《萝卜回来了》的主题就非常明确,围绕着“友谊”进行故事叙述。在叙述的过程中,通过小动物们的言行处处展示“友谊”的主题。

例如,一开始,小兔子找到两个萝卜,因为肚子饿了,想吃萝卜,便把大的留给了朋友。而这个分享的行动恰恰点出了友谊的主题。

重复的送萝卜行为就会不断用语言点明这是好朋友的馈赠,让友谊主题在故事中得到具体的阐释,在故事外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一波三折的情节。好的故事要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故事就需要由悬念、意外、反转来形成一波三折的效果,紧紧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小兔子饿得很,出门找食物,它找到了两个萝卜,却吃了小萝卜,留下大萝卜。这就给孩子们留下悬念了:小兔子不是很饿吗?

为什么不吃了大萝卜呢?故事再用小兔子的话来慢慢解释:“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驴在家里,一定也很饿”。这样,小兔子就把萝卜送给了小驴。

故事进入平缓、放松的阶段。可小驴不在家,小兔子放下萝卜后会发生什么呢?小驴知道是小兔子送的吗?故事再次通过悬念提起孩子们听故事的心。

孩子们也会好奇,小驴去哪里了呢?就这样,跟着萝卜一起,靠着一个又一个的悬念,我们读完了《萝卜回来了》这个故事。

最后,需要完整的首尾结构。朱自强老师认为“给孩子看的好故事往往有一个单刀直入的开头”。所谓的“单刀直入的开头”就是在故事的一开始直接点出故事主人公和故事发展的起因。

《萝卜回来了》开头写:“雪那么大,天气这么冷,地里、山上都盖满了雪。小兔子没有东西吃,饿得很。”这是对环境的描写,描绘了寒冷的下雪天,引出了没有东西吃的小兔子,正是因为没有东西吃这个核心的动力,才让小兔子外出寻找食物,然后送萝卜给自己的好朋友。

那么,下雪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呢?一方面,下雪天的环境帮助儿童从环境的再现中进入故事的世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下雪天,食物才不好找,进而表现出朋友们在这恶劣天气里仍然进行分享的温暖行为。

好的开头迅速引入故事,而一个完整的、必须告知结果的结尾也很重要。孩子们听了故事总想知道结果。这个结果既要是安全、温暖的,也要回应故事发展中最重要的悬念。

《萝卜回来了》最大的悬念就是谁最终会得到萝卜?故事的最后萝卜回到小兔子的手里。萝卜回来了的结局不仅点明了主题,还让萝卜因朋友们一个送一个的过程而充满了爱的象征。

这就提示着大家我们这个故事讲完了。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