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外国人交往中,我们常感到外国人的名字很难记,长长一串的字母中,有的包含着自己、父亲、母亲,甚至是祖父的名字。
有时还把交谈者名字的次序搞错,出现父亲变成儿子、儿子成了母亲那样的难堪局面。为了“保险”,只好称呼对方“先生”、“小姐”或以衔头称呼,如博士先生、董事先生等。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人名的构成有很大差别。但是,尽管结构繁杂,也可以大体概括为以下类型:
中国、日本、朝鲜、新加坡等一些亚洲国家和匈牙利的人名,属于姓在先、名在后类型。日本人一般由四个字组成,前两字为姓,后二字为名,如伊藤太郎。
匈牙利人名由两节组成,前一节是姓,后一节为名,如“西多·维尔斯”,“西多”是姓。匈牙利妇女结婚后使用丈夫的名字,在其名字后加上ne(妮)字,表示夫人的意思。
欧洲和美洲等大多数国家的人是名在先、姓在后的。如“维斯特·布朗”,“布朗”是姓,“维斯特”是名。妇女结婚后在自己的名字后加上丈夫的姓。
在口头称呼时一般称姓,如“布朗”先生、“撒彻尔”夫人。书写时,有时可把名字缩写,取其第一个字母,但姓不能缩写。苏联人名一般由三节组成,第一节为本人名,第二节为父名,第三节为姓,如“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阿拉伯人的名字一般由三节组成,即本人名、父名和祖父名。如“穆罕默德·阿里巴·艾哈迈德”,表示自己名字是“穆罕默德”,父亲名叫“阿里巴”,祖父名叫“艾哈迈德”。
伊斯兰教信徒的名字富有宗教色彩。他们往往用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以及历史上的圣贤和先知易卜拉欣、阿里、伊斯梅尔、欧麦尔等人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名字。
有些人为了崇敬真主,愿作安拉的奴仆,就把自己的名字称为“安拉的奴仆”。有些人在其名字前还加上“哈吉”,那是表示该人曾去过麦加圣地朝拜过。
更有趣的,还有称为“某某人的父亲”,“某某人的儿子”这样的阿拉伯人名字。如“阿布·纳赛尔”,“阿布”阿拉伯文意思为父亲。
因此,这个名字即为“纳赛尔的父亲”。
缅甸人与泰国人则有名无姓。缅甸人的“吴”和泰国人的“乃”,都不是姓,而是尊称先生的意思。如吴尼光即是“尼光先生”,因此,不能称人家为“吴先生”或“吴尼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