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性程序分为哪几种?
2021-04-22

分析性复核程序:

1.概念:

是CPA对被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2.目的:

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审计程序),可获取2类审计证据(环境证据和书面证据),主要与总体合理性的审计目标相关。

3.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发现异常变动项目:(1) 重新考虑其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否合适;(2) 必要时,应追加适当的审计程序,以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

4.分析性复核程序常用的3种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2) 比率分析法

(3) 趋势分析法

5.分析性复核程序在计划审计工作的八个步骤中处于第二步。

6.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分析性复核程序的3种用途:

(1) 计划阶段: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范围(必做)

(2) 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收集与帐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任意)

(3) 报告阶段:用于对被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最后的复核

7.在实施阶段,CPA将分析性复核程序直接作为实测时,应当考虑的7因素:

(1) 分析的目标

(2) 分析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3) 被审单位业务性质及相关信息的可分解程度

(4) 信息的相关性

(5) 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来源、可靠性、可比性

(6) 相关内控的有效性

(7) 前期审计中发现的会计调整事项

8.在计划阶段,有效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必须系统地执行的6步骤:

(1) 确定将要执行的计算及比较

(2) 估计期望值

(3) 执行计算/比较

(4) 分析数据及确认重大差异

(5) 调查重大非预期差异

(6) 确定对审计计划的影响

9.CPA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依赖程度取决于4因素:

(1) 分析项目的重要性

(2) 分析性复核结果与针对相同的审计目标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结论的一致性

(3) 分析性复核预期结果的准确性

(4) 固有及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