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践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021-04-2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实践决定认识。

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并且是唯一来源。这里有一个易混淆的知识点,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不能等同。认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直接经验,比如我问你这个苹果甜不甜,你吃了一口告诉我很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亲身经历、实践,我们称之为直接经验;二是间接途径,如你从书本上看到这个品种的苹果很甜,或者听别人说这个苹果特别甜,你没有亲身去经历,但从中得出了结论,这可以称为间接经验。

其实,哪怕是间接经验,最初肯定是有人去真正实践过,才能形成经验代代相传,别人可能真正吃过才能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

所以,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实践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生活中有需求,人们从而不断研究,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所以说,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求,这种需求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技向前进步。

做题中,需求、新工具的产生、新的技术手段的出现,基本上都能起到推动认识不断发展的作用,可以选择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们得出了认识,并不是束之高阁,而是要用现实生活中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比如,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农事生产活动的经验总结出来二十四节气,并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生产活动,就体现了这一方面。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到底是否正确无误,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正确的可以推广,错误的需要不断完善,以得出正确的认识为人类服务。

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一方面,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属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发展的正确经验的总结,属于正确的认识,推动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如“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大家都在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